一天拆了5间铁皮棚,村民竖起大拇指
丹北新巷打响环境整治“第一枪”
本报讯(记者 旦平 通讯员 丹北宣)4月26日,随着挖机的轰鸣声响起,5间铁皮棚顷刻“倒下”,丹北镇新巷村古巷八组对村内危旧民房违章搭建进行拆除,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据悉,这是该村打响的环境整治“第一枪”,接下来,还将对河道、房前屋后环境开展整治。
危旧房屋和铁皮棚顺利拆除,古巷八组小组长李小方功不可没。李小方曾是新巷村的村委会副主任,也是一名党员,听到要搞好村中环境整治,他第一时间带头响应,以身作则先搞好了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再去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
李小方介绍,在持续开展清拆整治工作的同时,实地走访、入户给村民宣传政策法规也成为了不得不加码的“一环”。“拆房子我们要付钱吗?”“我不是不拆,但是要等其他人拆完,再来拆我的。”李小方说,这是开展整治工作以来听到村民最多的回复,而“随大流”“怕吃亏”是村民的普遍心理。
“要让村民‘动起来’,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李小方表示,4月10日,他去参加了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回来便召集了村民代表组成7人议事小组商议,达成一致意见后,小组成员分头向村民解释。
“村里有许多违规建筑都涉及到村民利益,大家的第一反应多是不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来做思想工作。有比较顽固的村民我们还要研究谁和他交流比较合适,找到恰当的中间人从中协调。”李小方表示,这时“村民议事小组”就发挥作用了。“比如村里一户人家有一间破败房,第一次上门做工作时,对方态度十分强硬,双方关系搞得很僵硬。”李小方说,“村民议事小组”中有一人与这家关系不错,他出面说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方最终同意,还帮忙一起拆除。
今年58岁的杨良美,数年前自建了一间铁皮棚,用来存放自家的农具、杂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李小方和组员们便一起上门跟她耐心解释说明,杨良美也将“大局”放于心中,很是支持村里的工作。“虽然当初搭建铁皮棚花了几万块,但这是为了咱们自己好,我就同意了。”杨良美说。
通过群策群力、全民参与,古巷八组的清拆工作步入了正轨,15间破败房近600平方米的面积和几十间铁皮棚近400多个平方米正有序拆除。李小方说,这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已经对全组40多户家庭进行了入户宣传,努力将“被动”变为“主动”,不少居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