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技术”双轮驱动明月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明月镜片凭借已形成的品牌优势,专注线上引流和线下营销,精准对接消费群体,电商销量不降反增。

本报记者 旦平

聚焦打造“中国镜片第一品牌”的明月镜片集团,连续三年提价10%,主动终止了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部分代工业务,2019年1月份更是向全世界宣布:永久退出价格战,营收却做到了行业第一。

今年在疫情影响下,明月镜片凭借已形成的品牌优势,专注线上引流和线下营销,精准对接消费群体,电商销量不降反增。该公司行政副总裁王雪平道出了缘由:明月镜片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即品牌和技术双轮驱动。

据了解,明月镜片是一家集镜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在我市建立了树脂镜片生产基地。

如今,对消费者而言,国内镜片市场“有品类、无品牌”,同质化产品过剩,镜片企业大多被外资收购,长期来看并不乐观,而且一味打价格战,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对于坚持不被并购、独立发展的明月镜片来说,该如何破局?

王雪平告诉记者,2017年起,明月镜片与特劳特中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始“二次创业”。双方确立了明月镜片“国产镜片第一品牌”的战略定位,围绕定位,2018年重点开发消费者心智资源,相关举措包括:邀请中国影协主席陈道明担任明月镜片代言人、加大品牌投放、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最强大脑》栏目和2020年江苏春晚进行战略合作、发布了行业首个体验式零售终端SI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等等。

“正是这一系列战略的展开,保障了明月镜片业绩的稳步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王雪平坦言,消费者心智中逐步建立起了以明月镜片为代表的镜片品类概念,去眼镜店配镜的时候,消费者开始主动选择明月镜片。借助这股力量,明月镜片开始启动价值回归工程:2018年,明月镜片在全行业率先提价;2019年,公司再次进行适度提价,宣布永久性退出价格战。

提价,为公司进行研发创新和提高品质储备了利润,也为整个国内镜片产业留下了空间,无论是友商还是产业链上下游,都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发展机会。公司还主动终止了2000多万元的低端代工贴牌业务。

品牌的不断升级,标杆技术成关键。在构建技术支撑方面,明月镜片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庄松林合作建立行业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眼镜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推出了行业领先的“1.71极限超薄”系列高端新品,一举引爆了市场。与上海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十几个研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针对消费者使用场景细分,明月光学推出“防蓝光”“防蓝光Pro”系列,具有更高的蓝光阻隔率。两个系列都采用了明月镜片双重防护科技——基材吸收和膜层反射,传统的防蓝光镜片一般只采用其中一种,但单独的基材吸收蓝光阻隔率低,防护性能下降。

“之前,我们一直以生产为主导。”王雪平表示,2019年初,公司提出以产品为导向转向消费者为导向,让镜片这个眼镜的主角回归,启动以提升消费者体验为目的的“万店计划”,通过支持经销商建设专卖店、镜片专区、镜片专柜以及提供镜片体验道具等方式,完成超过10000家零售店的体验升级。此举也让消费者得以全面了解这个行业、了解镜片产品。明月镜片的一系列战略动作也将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实现多方共赢,为镜片这个行业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