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民政协理员撑起安全“保护伞”

核心提示: 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里,有这么一群人: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编制,只是“合同工”,但他们却始终坚守着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以“逆行而上”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除了加班还是加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们就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的民政协理员们。

舍小家顾大家

开发区民政协理员撑起安全“保护伞”

本报讯(记者 蒋玉 通讯员 开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里,有这么一群人:虽然他们没有正式编制,只是“合同工”,但他们却始终坚守着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以“逆行而上”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斗姿态,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除了加班还是加班,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们就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的民政协理员们。

春节本该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信息摸排组组员蒯杰原本计划去外地妻子家过年,但在大年初一接到疫情防控紧急命令后,便立马赶回来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战斗中。2月7日,是蒯杰儿子的生日,家里早早准备了蛋糕,小家伙一整天都在翘首以盼着爸爸,想等爸爸回来跟他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可是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的蒯杰,却无法分身回家,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儿子说一声“生日快乐”。

信息摸排组的另一位组员朱炜炜,原本没有被安排在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但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她主动请缨,要求到一线工作。参加疫情防控以来,朱炜炜每天早上8点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忙碌——整理开发区各个村、社区上报的人员摸排情况,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虽然这一工作并不复杂,但摸排情况随时都有变化,就必须随时跟踪,忙到凌晨回家是常有的事。忙碌的工作让朱炜炜无暇分身去照顾儿子,无奈之下,只能把儿子送到乡下妈妈家,每天趁着晚上下班的时候,通过手机视频跟儿子聊会天。然而,能跟儿子聊上天的机会却很少,因为大部分时候她都下班太晚,儿子早已休息。面对儿子,除了想念,朱炜炜更多的是心存愧疚,但她明白,她做的这一切,是为了“大家”,只有尽快打赢疫情防控战,才能让“大家”都能尽快团聚,这其中也包括她自己。

信息摸排组的张熠娜,从1月23日起就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战役当中,一个人既要收集整理村社区的摸排信息,还要整理、汇总报送到市指挥部各个工作组。在持续高压工作了11天后,2月2日,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张熠娜因过于劳累而病倒了,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她,却始终心系疫情防控工作,一直表达着自己的歉意,让所有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很是感动,也备受鼓舞。

疫情监测组组员李俊的丈夫是外地人。春节前夕,李俊和丈夫已经到了丈夫在外地的老家,在接到疫情紧急命令后,她大年初二便赶回丹阳,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李俊的父亲生过大病,过年期间有些身体不适,可李俊每天都忙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去工作,连探望生病父亲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李俊心有愧疚,但爸妈却从没抱怨,对她的工作很是支持。李俊的妈妈对她说:“不要担心家里,我和你爸爸能理解,你爸爸身体会好的,你不用担心!”“爸妈,对不起了……”听到妈妈这样的话,李俊哽咽着回答道。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和蔓延,同样是民政协理员的王恬坐不住了,主动向领导请缨:“我要和小伙伴在一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平凡的言语,体现出了她的担当和使命感。

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当疫情来临,冲锋号响起,他们不辱使命、无私无畏,疫情不除,他们不退。虽然疫情蔓延,但他们坚信,爱和希望也会蔓延,坚持必将迎来胜利,一切只待春暖花开时。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