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丽萍)昨日,位于司徒镇的台资企业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迎来两位特殊的“员工”——司徒卫生院副院长毛辉明和卫生院医护人员毛月香。他们现场检查了企业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对企业的办公区域消毒,对员工就餐环境进行指导,还为企业送来了防疫专题培训。
这两位特殊的“员工”便是市卫健委向辖区企业派出的复产复工“卫生指导员”。“海昌作为隐形眼镜界的知名品牌,是第一家进入中国软性隐形眼镜市场的外资企业,也是我市的一张眼镜名片,一定要确保用工人员‘来源可靠’,稳步推进企业复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共同保护这张闪亮的名片。”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疫情之下推迟复工,已给不少在丹外贸企业带来不小压力。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从2月10日起,我市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卫生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前置,以严查促管控,以服务促复工,织密疫情防控网,打好复工第一仗。尤其是立足企业所需,建立企业复工医疗服务制度,派出专职人员参与全市30组企业复工督导组入驻企业、上门服务,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措施,严把企业疫情防控引导关、工业企业复产开工关和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督导关三个关口。
这些上门服务的“卫生指导员”主要由当地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和一线医务人员组成,定人定企驻厂防控,指导企业抓好复工前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做到组织机构、人员排查、防疫机制、防疫物资、员工培训、备案材料“六个到位”。毛辉明说,司徒镇第一批共有12家企业复工,他们会在每家企业复工前进行全方面的防控指导,并在复工后定期监督巡查,及时予以企业相关防疫培训。海昌品保研发处副总蔡瑞钦说:“面对疫情,我们企业并没有专业的消毒杀菌知识,卫生指导员上门辅导培训,指导我们如何做防控,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复产复工送来了安全保障,我们可以安心抓好生产了。”
同一天,在位于丹北镇的丰裕工具有限公司,来自后巷卫生院的卫生指导员正在指导厂区门卫正确使用额温枪。“每一位进厂人员都要测体温。”后巷卫生院主管护师毛黎萍说。在生产车间,一位全副武装、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对车间进行全面消杀,让车间生产更加清洁安全。消杀结束后,卫生指导员还针对员工的个人防护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加强防护技能培训。“我们指导和帮助他们制定了企业的防控预案和应急工作方案,复工前还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了健康排查,得知企业缺消毒物资,我们为企业提供了购买渠道,并协调赞助了一部分。”后巷卫生院院长陈守平说。
为了减少员工间互相传染的可能,记者发现多家企业都将生产线重新组合,拉开工人间隔距离至少1米以上;减少开会,通知优先电子通讯发送,减少人员聚集;员工食堂和宿舍定期消毒,实施分批次轮流就餐,用行动织密疫情防控网。
“企业准备不充分不到位、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培训不到位的,一律不准开工。”采访中,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外贸生产企业需要及时复工参与全球化分工,防疫任务十分艰巨,卫生部门正集中力量帮助企业安全恢复生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