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云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打开时光尘封的记忆“折子”,重温旧时年俗,感受传统年味,定然觉得趣味无穷,并会带着些许温馨。
过年,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年前、年后人们都有不少民俗活动。尤其是年前的活动,从秋天便开始了。正如国学家所言:秋天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按照中国农耕文明的传统,一年的辛劳要结束了,可以放下手中的农活,张罗些大大小小的生活仪式……我们丹阳地区的习俗,也与其所言相仿。如婚嫁、商贾返乡、探亲访友及年俗事体——“回(俗读wǎi)米狗”、“安家(请当家佬)”等等也都选择秋天。孩子们心中的年味就是从秋天开始的。
曾记得我八岁那年九月廿三这天,祖母一大早就起床张罗“回米狗”的事。在祖母心中,“回米狗”比过年还要重要,这关乎到孙子的健康、成长和出息,这是她今生今世唯一的期待。下午祖母一直在灶头旁忙碌,蒸制米狗(狗盆、狗食),煮肉炒菜。所需食物齐全后装进一个长方形的茶盘里,再放到室外空地上,点上香烛,命我磕头,祖母在一旁虔诚地念念有词:上天保佑我家“小把戏”像狗狗一样健康、聪明……最后将米粉狗的头掐下丢给狗子吃掉。神奇的是每年的这一天,村里的狗们似乎也养成了习惯,只要听到谁家鞭炮声,它就会立马赶到。
到了农历的十月,这是乡间“安家”的月份。据说十月里天天都是好日,天天可“安家”。其仪式较为繁杂,提前好几天就得准备供品,如:肉、整鱼、整公鸡、糯米饼、山芋粉、芋头、豆腐及各式蔬菜、豆类。还要特别制作一个“满龙”(用米粉或面粉蒸制的十二生肖形象)。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延续着这一习俗,不过现今程式内容简单多了。此后,农村喜庆的鞭炮声声声不绝,过年的序曲从“安家”奏响。
腊月里农事闲了,年事多了。腊月廿四吃糯米团子,“送灶”。旧时“送灶”“接灶”是农家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它关乎家庭兴衰、命运祸福。“接灶”在除夕夜,灶头上贴上新的灶君像和小对联,摆上供品,照例点上香烛、磕头放鞭炮,欢迎灶老爷回来过年。
丹阳南门外还有一种说法:“送灶”要早:让灶君老爷早上天庭向“玉帝”奏明家中好事,以讨得其欢心;“接灶”要迟:因为老成稳重的老灶君步履蹒跚,徐徐来迟。接早了,有可能接来的是办事不牢靠的年轻灶君。
腊月廿五煮赤豆饭(又叫裕龙),赤豆饭用碗装得满满的,分别摆放于米囤、水缸、碗柜、大床等地方。寓意:来年粮食衣物囤囤满、仓仓满,丰衣足食,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少地方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苍龙苍龙点点头,我己(我们)家里砌高楼;苍龙苍龙眨眨眼,一家老小都平安。”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紧了。正如俗话所说:“廿四团子、廿五饭,廿六、廿七忙不完,廿八、廿九咚咚哐(锣鼓声),三十夜请娘亲老子吃团圆饭。”至此,过年的帷幕才真正拉开。
除夕夜还有一件非常重要,无论贫富贵贱都不会忘记的事,就是长辈给小辈准备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祟”,因为“岁”和“祟”谐音。晚辈得压岁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即春节。人人都穿新衣服,穿新鞋,戴新帽,忌说不吉利话。早上吃糯米团子或自蒸年糕,晚辈向长辈请安并送上祝词。早饭后开始在本村范围内拜年,见面时面带敬意和微笑,区别对象,口说贺语“恭喜发财”“身体健康”“添子添孙”“升官发财”“万事如意”……对上门来拜年的人,主人以烟、茶、红枣、鸡蛋、糖果、花生等招待。小孩子要另外给些年货,诸如云片糕、京枣麻饼、水果等让其带走。
初一这一天,家中不扫地(恐把财气扫出)、不动刀(怕惹凶杀)、不能打破器皿(怕破财)、不看医生不吃药(怕多生病)、生活废水不外泼(怕断财源),如果初二、初三要扫地也要倒着扫,从门口向里扫;要倒废水,也要倒掉后马上到井里或水塘打上满满一桶水,曰:“元宝水”。总之,这一切都图个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裕平安。
古老而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春节习俗,一代代沿传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回忆传统年俗,一如那时的情感,深切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