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年同志在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2020年1月3日)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真抓实干、合力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我们突出发展为要、坚持项目为王,干成了不少大事。始终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专项考核等机制,优化“三区三园”空间布局,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破解金融要素制约,国药、力合等4个投资超3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发展的热情持续高涨。一年来,我们突出稳字为先、强化集中攻坚,解决了一批难事。面对经济转型、企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种种艰难,我们知难不畏难,敢于迎难上,全力打好经济提质、创新治理、改革攻坚三大战役。对近年来的重大事项进行深刻剖析,补齐了一系列制度短板,解决了一批遗留难题,稳定的基础更加坚实。一年来,我们突出以人为本、践行初心使命,办好了许多实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全力办好民生实事。S357、南二环互通等重点工程竣工通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精准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一年来,我们突出大局为重、敢于担当向前,迎来了很多喜事。在发展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的局面下,我们着力打造新亮点,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半程马拉松激情开跑,“镜彩农路·丹凤朝阳”农村公路品牌登上央视,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上下形成了以丹阳为荣、为丹阳奋斗的良好局面。
成功源自奋斗,业绩归于人民,荣誉凝聚着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市政协时刻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一是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开展“抓住关键环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强化国资经营与管理”三大专题协商,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情系民生、回应关切尽心尽力。始终把民情作为最亮的“信号灯”,把民生作为最灵的“晴雨表”,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收集经济、民生、城建等领域80余条高质量建议,助力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烦心事、糟心事,体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三是自我革新、履职尽责更加有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高标准建设“委员之家”,提升履职能力。
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聚焦“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动员全市上下勇担使命、善作善成,坚决打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和理性,勇于攻坚、敢于向前,变心动为行动;又要拿出霸气和豪情,顶真较真、善谋善干,化被动为主动,让发展之声更嘹亮、惠民之曲更舒心、奋斗之歌更高昂。
发展之声更嘹亮——我们要以实为基、提质增效,全力挺起产业强市的坚实脊梁。实体经济始终是丹阳的立身之本、强市之基。我们要坚定不移强发展,一着不让提质效,让产业强市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支撑。要更大力度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全面融入,强化互联互通、找准产业定位,着力争取更多优质资源、抢占更大市场份额。更大力度推进空间整理,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腾笼换鸟,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律力量,推动规模小、能耗大、产出低的企业关停并转。加大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控闲置低效增量,形成土地高效供给的制度体系。更大力度攻坚项目建设,加大项目专项考核力度,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和招商机制创新,扩大招商引资的信息源,健全项目服务的生态链,进一步招引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更大力度抓好载体打造,聚焦“三区三园”建设,加大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园区土地调规步伐,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重要资源、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打造沪宁线上的高端产业走廊。
惠民之曲更舒心——我们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合力奏响民生改善的和谐乐章。“小康社会”既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丹阳人民梦寐以求的美好心愿。我们要全力而为优民生,集中攻坚补短板,让民生幸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暖底色。要精准掌握民情,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要全力补强弱项,聚焦高水平和全面性要求,针对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强化精准投入,提升工作质效,做到始于需求、见于行动、终于满意,让人民群众过上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要维护安全稳定,加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创造“稳稳的幸福”。
奋斗之歌更高昂——我们要以干为荣、激情担当,奋力再造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丹阳正处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要坚决扛起“弄潮儿向涛头立”的使命担当,把丹阳的发展置身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局中谋划,定位在“两个一百年”伟大征程中考量,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甘做奠基者、干好眼前事、造福后来人。要昂扬“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万丈豪情,聚焦经济发展、安全稳定、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痛点堵点,向新理念寻策问道,用新机制破局解难。深化“三项机制”运用,为担当者容错撑腰,以“弃盾舞双剑”的担当创新活力,打破“进”的桎梏,激发“进”的动能,推动丹阳发展实现质的飞跃。要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再造一个热血沸腾、干事创业的黄金年代。
团结是最强大的力量,合唱是最嘹亮的声音。人民政协联系各界、地位重要,是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桥梁。要为发展统一共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在学懂弄通、真学真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作用,开展广泛宣传,及时准确把市委的决策传达到社会各个层面,团结和引导全市上下积极投身改革发展,把市委决策部署转化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要用团结凝聚合力,巩固和发展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经贸活动和联谊活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共同推动丹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以民主激发干劲,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群众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创新探索政协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好载体,积极开展更为灵活、更为经常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基层协商,努力在协商中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形成团结一心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化自我革新,进一步推动政协事业蓬勃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