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华
今天看到一段视频后,瞬间触动了我的内心:一位七十多岁的女儿去看望九十多岁的母亲,当远远地看到母亲的一刹那,女儿立刻欢快地奔跑着扑向母亲,脸上洋溢着童真般幸福的笑容……此情此景,激发了我内心强烈的共鸣,或许每个儿女心中都深藏着一根父母深情的琴弦,稍一触碰就会演奏出爱的和弦。
十七年前的农历十一月十七,当我在市政府的会场上接到二姐说母亲不行了的电话后,我顾不得继续参会,急切地往家赶。当我赶到家时,二姐已哭成了泪人,母亲已处于弥留之际,任凭二姐和堂嫂怎么呼喊,母亲都不再回应,只是紧闭双眼静静地躺在床上。此刻,我泪如泉涌,一步上前跪在母亲面前,双手紧紧地捧着母亲的脸,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叫着“妈妈,妈妈”。也许是母子连心,也许是母亲感知到儿子已来到她身边,也许是对我有太多的不舍……母亲的眼角淌下了两行泪。我泣不成声,紧紧地抱着母亲,轻轻为母亲擦着眼泪,不停地叫着“妈妈”。可是,除了眼泪外,母亲已无力回应我。二十分钟后,母亲还是安详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83岁的人生岁月。我伤心欲绝,嚎啕大哭,戳心般的痛散遍我全身。当我电话通知远在广州工作的妻子和在武汉生活的大姐时,我已无法自已,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直往下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可母亲始终在我心里,每每想念起母亲我都会泪流满面,尤其在逢年过节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也时常梦见母亲。母亲去世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适应,父亲是早母亲三年离开的我们,失去双亲的我,仿佛就像浮萍一样,没着没落的。那段时间是岳父母给了我更多的父爱母爱,帮我度过了伤心、失落、孤独的那段时光。
母亲一生勤劳、节俭、善良、贤惠、淳朴、无私、乐于助人。母亲良好的品德也影响了我一生,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引领我在人生的征途程中稳步前行。
母亲四十三岁才生了我,自我出生之日起,就被家庭里浓浓的爱全方位地包围着。奶奶视我如命,恨不得整天把我“含”在嘴里,尽管奶奶在我三岁时就已去世,我对奶奶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但是母亲总在我面前讲起奶奶宠爱我的点点滴滴。父母亲对我溺爱有加,恨不得整天把我“捧”在手心里,给我无尽的温暖和爱,不让我受一点点委曲。两个姐姐对我关怀备至,事事护着我,处处谦让我,我也很乐意成为她俩的“跟屁虫”。
小时候,天冷时母亲的衣怀为我暖手,天热时母亲手中的扇子为我纳凉,遇到挫折时母亲满满的爱为我撑起一片天。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对我特别“偏心”。早晨起床后,母亲总是早早地从粥锅里捞出来一碗米粒干货外加一个鸡蛋等让我独享。每到上学交书学费的时候,母亲总是提前准备好让我早早就交给班主任。过年时的新衣裳,母亲总是第一个为我做好。好吃的东西,总是先让给我品尝。
长大后,受父亲的影响,我选择了参军之路。踏入军营后,我成了母亲最大的牵挂,当时通讯不发达,书信也成了我跟家人联系的唯一纽带。邮递员也成了母亲最大的期盼。我一直坚持每隔三周就给家里写一封信的习惯,母亲不识字,每每收到我的来信时,总会让父亲给她读好多遍,一遍一遍又一遍,仿佛要从每一个字里行间听到儿子的所有。每次父亲回信,母亲都要叫父亲叮嘱我那反复重复的话:注意身体,听领导的话,好好表现。
我成家以后,母亲很是欣慰,也许她认为已经完成了传统意义上母亲的使命了吧,整日满心欢喜。随后的日子,陪孙女玩耍,成了她最享乐的事,穿儿媳妇为她买的衣服成了她最炫耀的事,可最开心的事,还是母亲瞅着我长得胖胖的、挺着小肚腩的样子。母亲不懂什么健康标准,不知道什么叫“三高”,只知道长得胖就是长得好。回家时,母亲最喜欢摸着我的肚子,拉着我的手,唠叨不停,眼里透出幸福的光芒。
这些年,我去过不少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最想去的还是父母居住的那方土地。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可最爱吃的还是父亲的红烧肉,母亲的手擀面。听过不少豪言壮语,可最爱听的还是母亲的唠叨语。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扮演过不少角色,可在母亲面前我永远都只是儿子这一种身份。
现在已是深夜,但窗外苍穹明朗,星光灿烂,明亮的月亮就好似母亲的眼睛在温柔地注视着我,虽明亮但已遥不可及,就像我对母亲的思念一样:亲爱的母亲,儿子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