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联芳
1968年,丹阳县人民广播站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丹阳县有线广播站。所谓“有线广播站”,是因为当时从县到乡传送的信号均是借用电话线路,将广播信号通过各乡电话总机房连接广播线,再由公社邮电所传送的信号传给公社广播放大站,然后由广播放大站通过公社至各大队的广播、电话共用线路,与各农家的小“喇叭”相通。每天早、中、晚三次广播时间是不能打电话的,要等广播结束后才能打电话。
起初,全县的小“喇叭”只有1万个左右,覆盖面小;1970年后,公社至大队重新架设了广播专用线路,当年全县农村的小“喇叭”增加到6万余个;1976年底,全县广播线路实现全部专线化;1985年底,全县经过网线整顿,采用水泥杆上牵广播线,全县农村小“喇叭”增至19万个,入户率占农民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
记忆中,当年广播的节目分转播和自办两种。转播中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农村节目、文艺节目等。自办节目中,有丹阳新闻、“农业学大寨”专题节目,后又增设了丹阳生活、科普知识、丹阳民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
我记得,当年县人民有线广播站主要设线务部和编辑部。记得当年编辑部是陶伯安和孙和林等人,他们采、编、辅导、录播全程参与,工作十分辛苦。特别是播音员刘菊芳和石新荣那亲切的播音,给广大农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当年各公社也分广播放大站和公社通讯报道组两条线。时任荆林公社通讯报道组长的我,也和全县一批通讯员骨干一样,每天写好公社的新闻直接送县广播站编辑部,然后回来在小“喇叭”下等待听到“丹阳新闻”中播放自己写送的稿件。当时每篇采用的稿件稿费是0.3元或0.5元。但我们也不是为这几毛钱而奔忙,而是为更好地完成上级分配的宣传工作。每当那小“喇叭”传来“本站通讯员刘联芳报道”时,我的心里就觉得很有滋味,我也曾多年荣获“县广播站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1984年,丹阳广播站在原戴家花园盖起新办公房,更新了设备,延长了广播时间。在当年县委关于“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的号召下,全县19万个小“喇叭”覆盖了农村各家各户,为知识“下乡、进村、入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们也都反映说:“小‘喇叭’作用大,既灵光传播又快,效果也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视入户后,人们对小“喇叭”逐渐淡化。1985年5月,丹阳电视台正式成立,丹阳县人民广播站也改为丹阳广播电视站。尽管如今已步入无线电台厂播和数字电视时代,但当年响彻农家的小“喇叭”仍旧功不可没,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也将永远留在老一辈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