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清
明伦堂原址仿古建筑——省丹中校史馆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简称“省丹中”,是江苏首批国家示范高中之一,是全国少有的在千年县学原址办学的一所著名高中。该校前身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中,1941年创立于四川青木关,1946年迁至丹阳县学所在地——夫子庙,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校园虽几经扩建,总面积达150多亩,但主体校址一直未变。追根溯源,丹阳县学创办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原址为历史更为悠久的丹阳孔庙,至今已有千年办学历史。光绪二十七年,县学停办,科举废除,先后在丹阳孔庙办起了丹阳县立初级中学、丹阳县立师范学校等,现代教育的萌芽在这里破土而出。森森学宫,千年文脉。环青锁翠,人才辈出。在这块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上,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千年市河
省丹中校园西南侧的内城河,古称“市河”,西通练湖西斗门,东至斜桥与古运河相接,也是古代京杭大运河丹阳城区段的分支河道。该河道开凿年代久远,据元代《至顺镇江志》援引南宋蔡逢《丹阳县志》记载:“市河者,湖之弦带也”,可见丹阳市河与古练湖是相伴而成的。西晋永兴年间(304-306年)陈敏令其弟陈谐修建练湖的目的是为西部调蓄山洪、东部灌溉济运,而丹阳市河正是发挥练湖灌溉济运作用的纽带。丹阳市河上现存众多历史悠久的古桥,也见证了这条古河道的古老年轮,如宋代的永安桥(沈家桥)、冰清桥、安镇桥(南桥)、孔家桥(板桥),元代的三思桥、寺前桥等。
夫子庙与学宫
丹阳夫子庙,即丹阳文庙。丹阳是先有夫子庙,后有县学(学宫)。据明宣德六年(1432年)《重修丹阳县学记》记载,丹阳县学在县治东南,旧有夫子庙。宋庆历四年,始诏天下郡县立学,丹阳遂依庙为学舍。北宋末年,丹阳县学毁于兵燹,唯有夫子庙主殿得以独存。后经多次修复改扩,绍兴十三年建成德堂,淳熙年间改成德堂为明伦堂,咸淳中建大成殿,元、明、清各代都有大规模修复改扩建的记载。当时整个学宫共有大门、泮池、东西两石桥、棂星门、儒学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戟门、地灵祠、崇圣祠、明伦堂等建筑。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丹阳夫子庙大成殿、棂星门及众多牌坊等建筑才陆续被拆除。现省丹中校园内仍存有许多学宫古建筑石构建及多座牌坊残柱,大成殿遗址建有大成楼。
明代古泮池(砚池)与转河
丹阳学宫泮池,又名“砚池”。明代以前的学宫泮池原在棂星门内,据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426年)贵州道监察御史韩阳在《来秀桥记》中记载:学池有二,在礼殿(大成殿),正南为“泮池”,在讲堂东南称“采芹”。由于两池距离大成殿仅几步,“规模迫窄”;再加上县学西即市河,上通练湖,下会斜桥,水势直泻,无留蓄回旋之意,于风水不利。明嘉靖六年(1527年),知县张凤翀视察县学后,决定自县学前开凿转河,全长六十丈,宽四丈,引湖水环抱学宫,去除原有泮池,巧妙地将转河与新泮池连为一体,使之曲折而出,并“甃石以防崩溃”,河型如带,夹岸灌木葱翠欲滴,成为古城中一胜景。万历十九年(1591年),邑人乡贤姜宝捐资重修泮池、案山。现存的泮池与转河基本保存了明代原貌,池壁及河岸部分留存有明代石驳岸。
案山(笔架山)与醴泉
案山,又名“笔架山”,位于泮宫之前,是转河开凿的伴生物,建成于明嘉靖年间。开凿转河及新泮池挖出的土方垒成高丘,叠以石峰,载植松柏,筑以亭台,成为学宫前的休憩佳处。醴泉,位于案山脚下转河岸边。清代丹阳诗人诸葛程记载:“对岸石穴,旧出醴泉也”,他还将“醴泉飞举”列为“云阳十二景”之一,并赋诗曰:“桧柏浓荫古殿凉,讲堂遥对石池塘。一从流出甘泉后,草木蒙茸尚觉香。”此外,清代丹阳文人马安阳有《醴泉》诗:笔架山头挹酒浆,刘伶陆羽共争尝。惠山若许评茶味,玉乳宁如醴味香。清代贡生周扬洪有“香气随流出,人喧觅醉回。涓涓斟未尽,犹带玉壶来”的赞美诗句。现省丹中校园内笔架山树木葱茏,风姿依旧;醴泉已经断流湮没,不知所踪。
环青桥和锁翠桥
统称“来秀桥”,位于学宫泮池东西侧。居东者谓青龙,居西者谓白虎,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根据明隆庆《丹阳县志》载:环青桥原称“青龙桥”,锁翠桥原称“白虎桥”,大概意思是两座桥是文庙的守护神。两桥规制相同,均为单孔石拱形,各长10米,宽4米。经此两桥可通往笔架山。这两座古桥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坐落在省丹中内河上。
明伦堂与桂井
明伦堂,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在大成殿后,共5间,为学宫的正殿,是专门用于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场所。桂井,据清乾隆《丹阳县志》载:桂井,明伦堂下。明伦堂早年毁于战火,原址建有古色古香的省丹中校史纪念馆;桂井则一直沿用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因校舍改建被湮废。
三贤堂与苏颂读书堂
在学宫内,始建于宋代,以纪念北宋宰相、科学家苏颂,爱国太学生陈东,南宋大诗人苏庠这三位杰出的丹阳乡贤,又称为“魏公(苏颂)读书堂”。苏颂,北宋元祐年间宰相、大科学家、文学家,辞官后徙居丹阳。明洪武年间,三贤堂又增列丹阳籍大文学家洪兴祖,更名为“四贤堂”。三贤堂遗址现为省丹中图书馆。
濂溪书院
濂溪书院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位于原泮宫的东侧,丹阳县丞顾信为纪念周敦颐裔孙周寿山而创建。明成化年间,县令蔡实将书院迁往邻近的文昌阁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总督赵某和巡抚高某分别题写了“无救心传”和“首续绝学”题额,悬挂于上。濂溪书院遗址所在的泮宫东侧现为省丹中操场。
晋王珣宅与普宁寺
王珣(349-400年),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族弟,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普宁寺,俗称“大寺”,遗址位于省丹中校园东部,东晋时内史王珣舍宅建寺,初名“显扬”。唐时,因避中宗李显讳改名“昭阳”。宋祥符间始改称“普宁”。寺宇宏阔,僧人众多,为丹阳第一大寺。北宋熙宁年间,邑人王君宜有《春日到寺》诗,云:“四廊深静镇春晖,杖策看花信步归;穿树莺啼红日永,倚楼僧望白云飞。”又云:“花褪瑶阶双鹤舞,桧依琼阁老龙蟠。”由此可见当时寺庙之盛。普宁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拆除,原址后被并入省丹中校园,寺内唐代铜钟(中和钟)现保存在丹阳人民公园内。
文昌阁碑
文昌阁,遗址位于省丹中大门东侧,始建于明代,为明清时期丹阳县城内最高建筑,是丹阳的地标。文昌阁初建时立有巨石碑,由明代名贤叶向高作碑记。清朝咸丰10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丹阳城,县城遭到严重破坏,地方标志性建筑文庙被毁。光绪六年,丹阳著名文学家林福源与邑绅徐锡麟、夏汝楫、姜定保等募捐重建文庙文昌阁,并亲自刻写了《募建文昌阁碑记》。现《募建文昌阁碑记》仍完整保存,并被加上玻璃罩保护。
满汉文碑
满汉文碑现存于省丹中物理实验楼北。全名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为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用以炫耀武功、纪念平叛胜利的刻石。碑为青色质地,阴刻楷书,高2.95米,宽1.76米,厚0.3米。碑文自右向左竖写,汉文在右侧为24行,每行88字,每字约3×2.5厘米,部分字迹已风化难辨;满文在左侧,为26行。内容记载了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事迹。此碑同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同竖于文庙戟门前,后因文庙毁圮,仅存此碑,移放现址。主要是张扬大清的武功使得西北边疆已经成为中华一统的地理疆域,形成了一个由告成太学而昭告天下的宣传攻略,其积极意义是形成了清代各地文庙重要的标志和格局,使新疆塞防成为读书人耳濡目染的日常关注。
青青笔架山,幽幽砚池水,高高文昌碑,巍巍大成殿。美丽的丹中校园,是古城丹阳底蕴厚重的历史宝库,是千年文脉延续繁盛的文化宝地,也是古城丹阳不可再生的瑰宝资源,值得倍加珍惜、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