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庆
站在界牌的桃花港江堤上,东边是滔滔的扬子江水,江面上机声隆隆,两岸的芦花随风飘扬,好一派诗情画意。转身再向西远眺,富有时代气息的华东灯具城会首先映入眼帘,特别是在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有两棵古杏树高大挺拔,枝丰叶茂,这里就是界牌镇150多年前的“龙王庙”所在地,现位于界牌镇界东村境内。
说起“龙王庙”的来历,民间传说的版本较多,许多故事活灵活现,离奇古怪。笔者为探个究竟,曾不止一次地寻访了30多位高寿老人,经过长期的搜集和整理,逐步揭开了“龙王庙”这块风水宝地的神秘面纱。
界牌镇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丹阳市历史时间最短、面积最小、海拔最低的一个沿江圩区。据考证,公元1450年前,界牌至嘉山均属长江流域,北上南下的商船、客船、渔船曾在此交汇而过,而今从武进孟河的“小黄山”及丹阳境内的“七峰山”“独山”和“嘉山”山脚的风化石面上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被江水波浪冲击的层层痕迹。约在十三世纪下叶,界牌至嘉山因泥水冲击、沉淀等原因,逐渐自发显滩,随潮水而来的草木开始在滩圩落根而生。又经过数十年的变迁和累积,这片滩圩虽杂草丛生,但却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生机。据界牌史志记载,在公元1450年左右,也就是550年前后,这里开始有人烟落地,据传多数是苏北盐城、泰兴一带的逃荒人士,还有一部分来自江阴、张家港一带,他们在这里开荒种植、撒网捕渔、繁衍后代。
再把时间追朔到公元1810年左右,在界牌生活居住的百姓己逾千人之上。这些人虽有落脚之处,但因紧临长江,狭窄而又矮小的堤岸千疮百孔,弱不禁风。特别是每遇台风、暴雨、汛潮一起来的时候,可以想像,居住在茅草房、芦苇墙里的前辈不知经历了多少被洪水肆虐、狂风横行的磨难,提心吊胆地过着穷困而又心酸的日子。更让人吃惊的是,当时这里的吸血病是百姓的头号天敌,不少人动不动就患上了“大肚子”病,妻儿老小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命归西天,用“穷乡恶水”和“万户萧瑟鬼唱歌”来形容当时的情景真是太恰当不过了。直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一天,界牌似乎迎来了一个风行逆转的日子,一个爆炸性新闻在界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浙江普陀山有七位佛教高僧乘船北上路过界牌长江桃花港一侧时,船上7.7米高的布帆和桅杆突然无缘无故地折断而倒,随后渡船任你想什么办法,船都纹丝不动,而后七位高僧轮流在船上整整念了七七四十九个小时的经,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领队的一位张禅大师面朝正西方,双手合十并鞠躬发话道:“天意啊!就定此港!阿弥陀佛”,此话一说,把其余六位高僧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楞在那里,在众高僧的追问下,大师方才道出原委,此次沿江北上,是普陀山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三家联合发起的普济之行,主要任务是在沿江地区寻找一处因天灾人祸而穷至极点、难之极点、险之极点的穷滩僻壤兴建一座“龙王庙”,以镇邪祛恶,慧济民众。既然船停此位,帆落此处,顺桅杆搁船的正前方7700米处,乃是新寺之位。这番话让在场的六位高僧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难怪天天看到张禅大师白天总是屹立船头,全神贯注地向长江西岸眺望着什么,原来是使命在身,重任在肩。恍悟后的三五年间,便是“龙王庙”备材料、兴土建、请菩萨、择良日逐个开光的过程。
到了1815年左右,“龙王庙”已正式启用,其规模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惊座四方,让路人刮目相看。据当地一些长者回忆,当时的“龙王庙”南北分为三进、前后间隔7.7米;东西为七间相连,进深各为7.7米;北侧大雄宝殿采用了仿唐代汉式梁架、斗拱、藻井等建筑风格,梁枋、柱及门框则布满飞天、人物等有浓郁唐风的浮雕,殿堂内戒坛、幢帆、香板、木鱼、引磬、拜垫、蒲团一应俱全。中间两侧厢房均设有禅堂、香堂、寮虏,“五官堂”即斋堂、幢帆。在二进寺院正中还设有人工开设的放生池塘,主要是体现“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让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放养在这里。据说放生一次就积德一次,象征了“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至于大殿菩萨的排位,民间也是众说纷纭,集多数人回忆,当时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最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大雄(主管中央娑婆世烯)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最具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右边的是药师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左边的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至于寺(庙)门前正前27.7米处的两棵古杏树,当年也是由七位禅师花了七天七夜从浙江普陀山专程用船运至,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据说,在移栽这两棵杏树时,七位禅师又整整做了七天七夜的的道场佛事,每隔一个时辰都要敲打佛鼓,诵唱佛经,说是只有这样,佛的真谛才能生根,菩萨的纯洁和神圣才能普惠众生。说起这两棵古杏树的仙气、灵气和神气,当地流传的故事还真是不少,有些还真神的出奇,称这两棵位居东西的杏树为龙凤之树,上容天子,下容百姓,什么伤风感冒、重病缠身、文考武考,避邪扶正,甚至包括求婚求子、生意买卖等等之类,只要在两棵杏树下摆上七菜八果,然后举香烧纸、磕跪躬拜、心无邪念、专注祷告、敬香者都能化险为夷而短期如愿,从而让杏树在十里八乡名声大振,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乡客聚集于此,企求得到神的保驾和佛主的保佑,更有甚者,还将宠子宠孙过继给了这对龙凤杏树,如此现象举不胜举。
让人遗憾痛心的是,在“龙王庙”启用八十多年之后的一个冬季,也就是1895年左右的一个冬夜,寺庙里坐夜的香客因天气寒冷,在大殿门前用柴火取暖,离开时未浇水灭火,到了午夜时分突起大风,零星柴火吹进大殿。又燃起了堆放在一旁的纸钱冥币,结果一个个火球在大殿内随风肆虐,之后的结局便可想而知。因无消防措施,加上人烟稀少,又是深更半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寺庙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所有菩萨和所配套的厢房也被塌落的大梁和瓦砾砸得支离破碎,一个曾经香火缭绕的佛地从此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有的只是美好的记忆和深深的怀念。
让人慰藉的是,两棵古杏树幸存了下来,似乎在告诉人们,这对龙凤之树,仍怀寺庙之念,仍举普济心,定会保佑人们避灾祛难,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