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头朝上→灯头朝下→流光溢彩

核心提示: 从过去昏暗的“黑油灯”到如今“彩灯迎笑脸”光的世界,从一盏照明灯的变化,折射70年来普通百姓的幸福。

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姜敏 王成川

图为逍遥山庄收藏的旧油灯老照片和现今的华东建材市场欧普照明营销现场。

记者 溢真 通讯员 王国华 摄

70年前:解放前,丹阳人屋里隔山墙的龛里放着一盏用瓷土烧成的陶瓷灯。它圆圆的肚,长长的嘴,在嘴里插着个搓成的棉花条作灯捻;肚里装着黑稠的棉籽油,天黑下来点着后,屋里闪现着昏黄的亮光,灯焰耀耀,不时飘起一缕缕黑烟,散发着一股股难闻的棉籽油味,庄稼人管这种灯叫“黑油灯”(也叫籽油灯)。当年,妇女纺线、做针线活都是在黑油灯下,上私塾的孩子也是对着油灯读书写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油灯升级为洋油灯,实际是煤油灯,那时煤油都需从外国运来,故叫洋油灯。灯从串乡的货郎担或从城里的店铺买,也有捡个带金属盖的空瓶,叫白铁匠打个油嘴,灌上从小店买的“洋油”,“洋油”透明清亮,火头旺,不冒黑烟,异味小,比黑油灯亮。1919年丹阳照明公司第一台75KW汽油发电机开始运行发电,但当时能用上电灯的只是丹阳城里的少数富人家。

70年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解放初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化。丹阳城里人家里开始通电大约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的县城夜里还是一遍黑暗,世界牛肉馆门前都是汽灯,工人俱乐部宣传栏前已有电灯了。60年代末,各种生活物资贫缺,洋油停供。老百姓只好用柴油机用过的废油点灯。柴油灯太呛人,点一会儿,鼻眼里就充满了黑烟灰,满屋子的柴油味,人们叫它“柴油灯”。困难期熬过去后,煤油灯又照亮了千家万户。相当多的农户升级用上了玻璃罩子灯(又叫泡子灯,这种灯灯头可大可小,不冒烟,比不用泡子的灯亮得多),还有用桅灯(又叫手提灯,这种灯,不怕风雨,屋内外都能用)的,较富裕的村,还用上了走马灯、汽灯。进入70年代,农村开始用电,柴油机发电照亮了农家。虽受限制,但前半夜还是亮的,毕竟灯头朝下啦!有的老人被10瓦的电灯泡晃得闭不上眼,有的农村老人不会用开关,用嘴吹,用扇子扇灯泡,留下乡愁的记忆。进入八九十年代,国家加大了电力建设,加速了农网的改造,电压增高了,家家户户换上了日光灯,后来又有了既能省电又明亮的节能灯。斑马仓丹阳运营中心负责人王成说,现在,各种造型的水晶灯、LED灯比比皆是,色彩缤纷,灯的功能也不再是单一的照明,它为生活带来绚丽多彩的光芒。从过去昏暗的“黑油灯”到如今“彩灯迎笑脸”光的世界,从一盏照明灯的变化,折射70年来普通百姓的幸福。

 

责任编辑:dydaily
相关阅读: 灯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