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激情,笔下有真情

核心提示: 我读魏胜良先生的文字,是从《丹阳日报》开办的“丹阳新闻网”上开始的。

■石胜华

我读魏胜良先生的文字,是从《丹阳日报》开办的“丹阳新闻网”上开始的。网上有一个文学原创版块,他就在这个版块里,开辟了一个《未言专栏》,用“未言”笔名,写稿、发稿,得心应手,旗开得胜,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点赞和好评。结果一发不可收,灵思泉涌,佳作迭现。这些作品之后陆续发表在各级报刊上,其中《真情》一文还荣获了23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从“垫棺作枕”说开去》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报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当时的他,担任丹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丹阳日报》社社长、总编、党组书记,公务繁忙,但他忙中偷闲,利用休息时间,埋首文字,辛勤笔耕,其心可鉴,其情可明。作为《丹阳日报》的一位文学副刊编辑,我为有这样一位领导感到庆幸。

现在,魏胜良先生将他以笔名“未言”创作、发表的各类作品辑纳成册,冠名《未言之言》,给了我再次阅读的机会,也使我对他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了解。他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多年的基层领导,如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土管局副局长、宣传部副部长、报社社长等等,经历不可谓不丰富,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没有放弃过读书、思考、写作,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大河。”

杂文和时评,是这本集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作者在基层工作多年,后又供职于新闻单位,其视野自然宽泛得多,眼光也敏锐迅捷得多。他用一个正直的作者应该具备的良知、道义、责任心,审视社会,评点世风,解剖现实社会还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富于忧患情怀的呐喊者,在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传递着自己正直的声音,呼唤着真善美。《交流荒》一文中,作者有感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冷漠,指出了沟通和倾听的重要性。《从“垫棺作枕”说开去》有感于社会和人心的浮躁,呼吁“体制的更新,人心的复归和心灵的沉静”。《老兄老弟》抨击了庸俗虚伪的人际关系和不良风气。《陌生》《吃饭乎?工作乎?》《勤政不妨从脱稿讲话开始》《是懒了,还是习惯了》《县官现象》《令人不悦的“不得无故缺席”》《滥用的“排名不分前后”》等则抨击了官场的陋习和不正之风。作者行文议事忠于内心,收放自如,洋洋洒洒,那种信手拈来、率性而为的选材风格,以及朴实平易、通俗浅近的艺术风格,使文章显得鲜活泼辣,富有生气,但却不失理性的牵引,始终框定在释放正能量的轨道上。

与魏胜良先生接触,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他的达观开朗、率真坦白,是个性情中人。这种率真,体现在他的散文及随笔作品中,就显得质朴自然,不矫饰,不虚浮,语句朴实,情感真挚,从琐屑平凡中流露纯情,尤其可爱可敬。他眼里有社会,腹中有文化,笔下有深情。作者走进熟悉的生活,写童年的纯真、少年的憧憬,写家乡情怀、军旅生涯,写亲情友情、天伦之乐,写日常生活的情景,写许许多多被人忽略的生活细节,在现实生活和记忆深处精心采撷,用朴实中略带天真洒脱的笔调,传达出一种真情、童趣与人性关怀,发现人们心灵深处的亮点和人性的美。《想起外婆做的月饼》《放学路上》《难忘的风景》《失落的风景》等记叙了童年的情趣与见闻;《收获的喜悦》《难忘鹰潭春华秋月》《在军营我学会了喝酒》等深情地回忆了军旅岁月;《真情》《心态》《幸福》《情谊》《表弟》《老魏、小魏》等记叙了过去的岁月里许多难忘的人情故事、生活情景以及人生感悟;《回家抱孙子的感觉真好》《一次欢乐的家庭庆典》等则描写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往往在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里面,在各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发现一些属于更深层更令人回味的东西。夹叙夹议,融议于叙,寓理于情,让读者于细微事物中回味生活的哲理。

游记随笔在这本文集中占有一定分量,但魏胜良先生的游记不是纯粹的旅游指南,看似闲来之笔,却摆脱了一般游记随笔的拘束,不那么按部就班,很多都是来自心中瞬间的感叹和旅途中的逸闻趣事,真实而随意。如在《西欧杂谈》中,既有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描述,也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还有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摩洛哥与人嬉闹的鸟儿;比萨斜塔边会说中文的小商小贩;罗马古城的大松树等等,作者常常从细微处发现常人不易发现、不太注意的东西,着力于捕捉旅途中突然冒出来的、顷刻间容易烟消云散的念头和感觉。再如《北欧风光胜天堂》中,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坟墓,挪威首都奥斯陆机场地面上的中文爱情诗,还有冰岛的温泉、火山岩等等,不仅记录了风景,也记录了文化,记录了心境。

当然,这个集子中的作品并非十全十美,同样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在我看来,这些率真而为,充满性情的文字已经足够打动读者了。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并期待着魏胜良先生会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奉献给喜欢他的读者。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