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实效 打造“三自教育”品牌
——实验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综述
诸华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滑坡。而“校本研修”正是“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产生实实在在、一点点、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实验学校立足“自然、自主、自在”的“三自”办学理念,努力寻求突破路径,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尝试。
我们的举措
集聚灵气:以教育家思想研究为引领,引导教师做掌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做一名顾全大局、顺应发展的“自然人”。作为丹阳本土教育家思想研究基地学校,我们成立了戴伯韬教育思想研究会,吸引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书籍编写、教育思想论坛等研究与实践活动。作为江苏省陶研会实验学校,我们成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总课题研究组,带动子课题组成员进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开展了主题论文评选、我读陶语、教育思想进课堂等校本实践活动。我们积极推崇追随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像教育家那样,追求教育的境界、教育的情怀、教育的创新、教育的贡献。
夯实底气: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引导教师做具有强烈主体责任意识、自我发展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教育工作者,做一名独当一面、胜任岗位的“自主人”。为了有力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我校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突破,着力打造“三自”课堂教学特色、推动学科团队建设、培养优秀教师群体。这项工作启动后,我校教师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我们因势利导,从教师成长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人本化的激励考评制度,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和支持。11个名师工作室很快成立,名师工作室成员在领衔教师的带领下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分享教育教学成果,参与阶段工作展评,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导师引领、研修共进、辐射带动”的强劲发展动力。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校级公开课展示、市级教研活动展示、大型活动展示、“三自”教学节等面向市内外推介展示,形成“三自课堂”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展示促交流、促碰撞、促提高,促进“三自课堂”不断走向深入、走向完善。
凝聚人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引导教师做有崇高教育境界、有正确价值观念、有归宿感、成就感、幸福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做一名热情进取、豁达开朗的“自在人”。我们广泛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系列活动、党员“三结对三服务”活动、教师生日“五个一”活动、“感动实校十大人物”“十佳新人新事”“戴伯韬超越奖”评比活动等,增强师生的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风尚和“人心思同、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主流氛围。
我们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健全校本研修规章制度是必需的,但不是长久之计,创新研修的内容与形式,让教师自觉参加、喜欢参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校本研修的问题来自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操作均有系统规划,形成一条“理论——实践——反思——理论”不断循环的学习路径,在理念和行为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校本研修的针对性、系统性、实践性增强,教师遇到的问题都能在校本研修中得到解决,像老陈老师一样年龄偏大的老教师也被吸引过来,参加的热情普遍高涨。人人参与、合作研究、共同进步。近三年教师研究的各级各类课题达100多项,1人次被被评为省特级教师、1人次晋升为正高级教师、20人次被评为镇江市骨干教师、丹阳市以上拔尖人才达80多人。多人次在省市基本功大赛、各类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他们由经验型教师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学管理创新特色学校”“初中教学团队建设特色学校”。
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三自管理”策略研究,学校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均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减轻,管理效果反而更好,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断推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连年呈直线上升态势。在六年级毕业考试、九年级中考中创造了“低入口、高产出”的喜人态势,用事实证明了学校校本研修的成效。
形成了“三自教育”的特色。以校本研训为抓手,经费投入为保障,学校建构了以“问题串导学——伙伴式助学——表现性展学”为主体结构的三自课堂教学样板,实现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逐步探索出了“三自德育”“三自课堂”“三自社团”“三自管理”的整套操作体系,指向学生行为习惯素养、品行品德素养、学科知识素养、个性特长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素养的三自化课程建设体系有机融合,持续推进,“三自教育”特色品牌正集聚着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动能,正释放出越来越鲜明的外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