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种植与设施农业两手抓
——看新型职业农民史杨平如何开展多元化种植
本报记者 姚磊
提到我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就不得不提延陵镇的史杨平。这位34岁的小伙曾多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农业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创意与才能,西瓜、西红柿、草莓、香瓜……凡是能种的,他都勇于尝试。在近期举办的第三届镇江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上,他的“吊藤西瓜”项目荣获初创组优胜奖,这无疑为广大农民提供了调结构、促优化的“金点子”,也为全市“三农”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日,记者在杨平家庭农场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大棚里为刚种下的草莓治虫。对于“吊藤西瓜”这一项目的获奖,他表示内心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就像平常吃饭、喝水一样,该怎么对待还是怎么对待。”史杨平说,虽说心态放平了,但自己或多或少还是有些高兴的,毕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此,在创意农业这一块,他会坚持搞下去,而传统的稻麦种植也不会落下,眼下的工作就是将手头的事情做好。
“这些草莓是9月1日刚种下去的,预计在元旦之前就能够上市,现在正处于治虫管理的关键期。由于去年草莓效益不错,所以我今年多种了一些。“史杨平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种了10个大棚的“红颜”草莓,比去年“小打小闹”的3个大棚多了不少,这主要考虑的还是自己已经成熟的经验。他说,草莓的种植技术是自己参与培训加上大胆摸索得出的,去年的成功试种给自己提供了宝贵经验。“有了第一年的尝试,在第二次种植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犹豫,什么地方不可取、什么地方需要改进都了如指掌了。”
除了西瓜、草莓,今年还有没有种一些新的蔬菜或水果品种呢?史杨平肯定地回答,有!“除了传统的杨花萝卜,今年上半年我还种了4个大棚的‘阳光玫瑰’葡萄,在8月底上市的,这个品种的葡萄比‘夏黑’还要晚一些,现在已经全部卖出去了。”史杨平回忆,对于“阳光玫瑰”这个葡萄品种,他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2016年,他在外地参加培训的时候就专门研究过相关生产技术,在那之后还向外市的“阳光玫瑰”种植能手“取过经”,等到万事俱备了,自己才开始尝试。“塑料大棚都是现成的,销售方面也有长期合作的水果店,就是种植这一块需要自己摸索,好在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史杨平说,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获得了丰收,亩产量约有2500斤,而平均亩效益则达到了40000~50000元,实在是令人惊喜。
“我今年还种了3个大棚的火龙果,虽然今年不会结果,但明年能有个好收成。”史杨平说,即便自己在大棚设施农业上花了不少心血,却从来没有在传统种植方面放松过。杨平家庭农场今年一共种了1600亩的水稻,其中“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等新旧品种都有一定比例。他表示,在精力足够的条件下,传统稻麦种植和大棚设施农业完全可以两手齐抓,而多元化的农业种植结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