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用弟媳名义买房过户时遭拒

法院:产权各半合意成立,姐姐属共有权人

核心提示: 买房置业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市民李某却因此惹上了麻烦。

timg (2)

本报讯(记者 小许 通讯员 李毅)买房置业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市民李某却因此惹上了麻烦。

2000年,李某一朋友在深圳买了一套房,不到两年就赚了近百万。2012年,李某在朋友的劝说下,也打算在深圳投资一处房产。在这里买房,还有一原因是弟弟就在深圳工作,她打算把房子租出去后,有什么事可以让弟弟帮忙。此时恰逢当时弟弟李某某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弟弟的再三请求下,为方便孩子上学、弟媳孙某落户,李某便同意将房产先登记在孙某名下。房屋首付款和银行按揭均以孙某名义进行支付和办理,而实际李某某也承担了部分房款。

孩子上学后,李某这几年多次要求将该房产过户至自己名下,却遭到了弟弟和弟媳的拒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今年8月,李某在丹阳请了律师,与律师一起飞到深圳,与弟弟一家打起官司,要求确认自己为讼争房产的共有产权人,并拥有50%的权利份额。

在庭审过程中,姐弟俩的姑父张某作为证人,在出庭作证时证实这套房子是由李某投资购买的,李某这些年来陆续将房款转给李某某夫妻。而在2018年,李某某和孙某也曾联名致信李某,称:“感谢姐姐在买房上的大力支持。第一次给了6万、第二次14万6千、第三次5万、第四次14万7百,真的很感谢。姐姐如能等到拆迁以一赔二,到时我们就分一套给您。”

法院审理后认为,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但并不等于其中记载的事项就一定是真实或完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因此,如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法院可以根据相反的证据作出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相反的事实认定。本案中,讼争房产是以孙某的名义购买登记的,并办理了银行按揭,但从资金来源等一系列证据来看,李某始终参与其中,并承担了大部分的资金,可见,购买房产是双方共同的决定。综上,法院确认讼争房产实际是由李某和李某某、孙某共同出资购买,仅以孙某的名义进行登记。双方在之前已经达成了产权各半的合意。现李某要求确认其对讼争房产享有一半产权,并愿意承担今后实际发生的银行按揭款,合法有据,应予支持。最终法院依照相关规定,确认李某为该房产的共有产权人(产权份额为50%)。

房子由你居住就是你的吗?产权登记在你名下就是你的吗?非也。本案中,当事双方原本感情深厚,为了帮助弟弟一家,姐姐一再伸出援手,双方也达成了合伙投资买房的合意,可谁料事成之后,弟弟和弟媳临时变卦,予以否认。姐弟俩因“借名买房”闹了纠纷,甚至导致了亲人反目、对簿公堂,着实令人唏嘘。“我们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了解到,借名买房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考虑:规避法律、政策,借有购房资格人之名进行买房;享受优惠,借享受集资房等购房优惠人员之名来买房;另外也有因为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简便手续、减少税费等原因而选择这样的方式。”承办法官分析道,同时提醒购房者,除了折损亲情,“借名买房”的行为还可能存在以下风险:一旦买卖双方发生纠纷,若属于以借名买房的方式来规避国家政策的,可能无法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如果登记产权人陷入债务纠纷,债权人申请保全,房屋可能作为登记人的财产被拍卖;如果登记产权人将房屋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借名人可能“钱房两空”。由此可见,借名买房风险极高,切莫为一时便利而深陷苦恼。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