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惠民润沃野 农业命脉更通畅
——回望我国第一座电力灌区珥陵水利建设的闪光足迹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孙洪如 龚小勤
图为三陵河闸站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我国第一座电力灌区纪念馆——丹阳市珥陵电力灌区纪念馆在8站建成,通过最大程度地恢复历史原貌,使其“红渠精神”得到发扬光大。馆内新建的历史陈列室、会议电教室、实物展示厅等,已经成为我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基地。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从建立全国第一个电灌站,到近年来水利建设大跨越取得的新突破,从中可以感受到水利事业发展给这个农业大镇带来的沧桑巨变。
建成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区,终结千余年水车戽水历史
珥陵镇是丹阳地区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从稻子落谷到收割一刻都离不开水。当地一些老农回忆,新中国成立前,域内河道水浅污泥厚,田间灌溉主要靠人力、畜力从河塘中车水、翻水。因此,解放前用水车车水就成了种植水稻的一项最基本的农事。有首民谣这样唱道:“樱桃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种,农民车水脚底痛,大旱年份求‘天公’”。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和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彻底改变农村一穷二白、农民温饱不足、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依靠科技进步,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1952年,国家投资156万元在丹阳县建立珥陵电力灌溉区,共建8座电灌站。它以丹金溧漕河为界,河东为1~4站,河西为5~8站。在珥陵段称3~7站、4~8站。8座电灌站配有27台(套)机组,每台电机容量均为56千瓦,每台水泵均为21寸立式轴流泵,流量为0.56立方米/秒。工程渠系配套建筑136座,其中干渠节制闸8座,支渠进水闸39座,支渠节制闸40座,进水涵洞15座,公路涵洞4座,渡槽2座,干渠8条,支渠62条,分渠460条,总长400余公里。各级领导组织10万多民工兴修水利筑渠道,完成土方120万立方米,1953年5月1日竣工,试水一次性成功。国家第一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等专程来此视察指导,并为第一个电灌站——八站落成出水剪彩。北京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落成典礼》纪录片,向全国介绍和推广珥陵电力灌溉的经验;《人民日报》多次登载了珥陵灌区的照片。由丹阳书画家吕去疾所画的珥陵灌区的平面图油画一直挂在周总理办公室,直到1976年总理逝世。
“珥陵灌区东至丁义河,西至简渎河,南临新河,北连京杭运河。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电力灌溉区,丹金溧漕河为灌区的水源。灌区包括横塘乡全部,珥陵和云林乡大部分及当时的丹凤乡一部分,共411个自然村,纵约13公里,横约8公里,灌溉面积约11.5万亩。”当地“老水利”原8站量水员龚小勤介绍,珥陵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电力灌区,也是新中国第一个采用渠道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标志着一千七百余年水车戽水历史的终结和大面积电力灌溉的开始。1958年,又增设了黄堰电力灌溉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农民形象地说:过去车水育秧苗,而今只要扛把锹,清澈渠水流稻田,秋熟丰收农民笑。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让“荞面糊汤”之地农业命脉更通畅
说起农田水利建设的巨变,丈山村80多岁的老干部汤兆贵感慨万千:解放前,村里土地高低不平,粮食产量很低。该村虽有河塘、小沟,但逢天旱年份农民车水栽秧,他们把大塘、小沟里的水车干了,就无水源供给。村民们眼看秧苗干枯了,只得耕掉黄秧种荞麦,素有“丈山武巷,荞面糊汤”之说。原云林公社党委书记张锁林说:“1961年公社党委决定在周巷坝办起第一座排灌站,干渠长3公里,解决丈山、武巷等地大部分水稻灌溉问题。”20世纪70年代,又在三陵河建起丈山南、丈山北等电力灌溉站7座。同时,通过平整土地,填塘塞沟,格田成方,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至1976年小麦亩产400多斤,比解放前增加150斤;水稻亩产900多斤,比解放前增加500斤。2018年小麦亩产650斤,比1976年增加250斤;水稻亩产1250斤,比1976年增加350斤;且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全行政村从事二、三产业农民2086人,2018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50元。当地村民编了一首顺口溜:三陵河水清又清,电力灌溉如甘霖,喜看稻菽千重浪,农业丰收百业兴。
“珥陵灌区共有8座电灌站,目前已逐步退出了农灌一线。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电力灌溉示范区,见证了我国农业和水利事业的发展。”该镇水利站负责人说,此后,水利建设在全镇加快推进,使防洪保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至20世纪70年代末,珥陵先后疏浚了丹金溧漕河、简渎河、九龙沟河,新开挖北沟河、三陵河、战备河等10条河道,在上述河道两岸优化布局,分批实施,共建电力灌溉站55座(其中排灌两用站11座),灌溉农田6万余亩;建电力排涝站15座,装机总动力2717千瓦,排涝面积3万余亩;建节制水闸6座,修建水渠干渠55条。进入21世纪,以节能高效为重点,改造完善电灌站设备,将干渠全面建成暗渠,长约70公里,分渠全部用U形水泥预制板衬砌。
围绕防洪排涝工程大兴水利,夯实农业基础改善了区域水环境
近年来,珥陵镇党委政府把农业水利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片区”,即大施、丈山、新庄行政村。该3个行政村被市里划为太湖湖西低洼片区,以三陵河为界,分南圩和北圩共29平方公里。南圩主要是大施行政村及丈山行政村一部分。尤其是大施行政村共3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8055亩,南至上新河,与常州市金坛区隔河相望。为了改变上新河沿线水利设施破旧落后的面貌,提高上新河的防洪排涝能力,2016年,我市决定对上新河东段堤防进行加固,对穿堤建筑物和沿线泵站进行维修和新建。堤防加固总土方量28万立方米。同时对上新河沿线5座泵站进行翻建,1座泵站更换机电设备。配有12台(套)机组,装机总动力1182千瓦,总设计排涝流量19.55立方米/秒。整个项目工程总投资5100万元,于2018年12月完工,并通过验收。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二天排出不成灾。消除水患之苦的当地百姓喜不自禁地赞誉道:夏日参观上新河,柏油马路人行走。河堤两旁花草美,一片草坪护堤坡。上新河上美景多,绿树成荫鸟筑窝。清澈河水映绿坡,机鸣灌溉唱丰歌。展现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气象。
2017年10月,珥陵镇党委政府为了实施三陵河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投资3933万元开工此项大型水利重点项目,2018年6月1日完成通水验收,27日开坝通水,10月19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其中,三陵河闸站规模仅次于九曲河枢纽,总设计排涝流量为24立方米/秒,闸外通丹金溧漕河,闸内与三陵河连接,是一座具有防洪、排涝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其中节制闸单孔净宽度8.0米,设计过闸流量为93.36立方米/秒,闸两侧共布置4台56寸轴流泵,总装机容量1520千瓦,建成后,能有效降低受灾面积和时长,使三陵河流域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特大洪水后一日排出,受益面积25.33平方公里(3.8万亩),涉及人口1.4万余人,同时还具有改善区域水环境和保证农业灌溉的综合效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珥陵镇农田水利建设起步早,管理好,基础牢,效益高,促进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0年后,珥陵镇建成了丈山和新庄行政村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省级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2018年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新增高标准农田5000亩。被评为中国“味稻小镇”。2018年,该镇一产GDP3.7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0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群众传唱起新的顺口溜:“珥陵灌区电灌站,八条巨龙喷水来;三陵河上排涝站,旱涝保收富起来。”
回望珥陵农业水利建设的闪光足迹,这就是初心和使命。岁月流淌,记录的是不凡足迹,见证的是巨大成就。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该镇将继续做好农业水利建设,优化水利工程合理布局,增加调度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抓好水环境治理,保障用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管控好用水资源总量,提高水利用率,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关注丹阳日报有机农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