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花开别样红古城丹阳绽新彩

核心提示: 古城丹阳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延陵季子、齐梁帝陵、唐中和钟、明万善塔等人文古迹,无不展示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报记者 符云莹 通讯员 陈辉

依依丹阳城,悠悠千古情。古城丹阳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延陵季子、齐梁帝陵、唐中和钟、明万善塔等人文古迹,无不展示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中国成立后,丹阳逐步建立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丹剧团、锡剧团等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丹阳文化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期:文化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文化传承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古城丹阳日益绽放文化光彩。

从无到有、去粗取精,一曲啷噹唱出家乡别样红

新闻短镜头〈〈〈

最近几天,音乐家邓彬心里满怀着期待。他参与音乐创作的丹剧《啷噹与你拉家常》将于10月19日在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展演。“这个剧创作、排练花了三年多时间,仅剧本就改了21稿,音乐改了也有四五次。”邓彬说,“这次到南京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展演,演完了根据专家、观众的反馈,还要再修改、提高。”

作为丹阳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上世纪50年代末,丹剧由啷噹说唱演化、发展而来,甫一诞生,就得到了群众的喜爱。邓彬记得,1962年他在丹剧团工作,跟随剧团四处演出时,常常受到群众的夹道欢迎。而丹剧真正走向繁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彬的妻子朱美俊曾是丹剧团的一名演员。1977年到1989年间,她跟随剧团走南闯北地演出,去过苏州、无锡以及上海、安徽、浙江等地,亲身经历了丹剧的辉煌时刻,也亲身感受了群众对丹剧的热情。“文革结束后,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如井喷般迸发,我们每次演出,都要在一个地方驻扎十几天,一天要演好几场,还常常加演。”朱美俊回忆道。

今昔纵横谈〈〈〈

从1982年丹剧团恢复建制开始,丹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丹阳市志(1986~2005)》记载,1978~1985年,县锡剧团、丹剧团巡回在县城、乡镇演出,每年逾200场,观众在200万人次以上;1986~2000年,丹剧团的革命现代剧《江姐》上演近100余场,观众达10万人次。

市场的繁荣激发了创作的活力。1990年起,邓彬参与音乐创作的丹剧《野塘婚礼》《大哥你好》和小丹剧《称婆婆》等先后获得“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奖和演员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大众电视戏曲片“金鹰奖”、全国群星奖等奖项。

丹剧从无到有、去粗取精的发展历程,正是70年来丹阳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写照。70年间,丹阳大地上,以丹剧为代表的文化产品的创作与供给,逐步从匮乏、单调走向多姿多彩,戏剧、曲艺、文学、书法、美术等艺术门类佳作频出、百花齐放,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厚实了丹阳的文化底蕴,也充实了丹阳的文化“软实力”。

读书观影、听曲赏戏,多元化选择带动文化消费提档升级

新闻短镜头〈〈〈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丹阳各个电影院人流如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热门影片几乎场场爆满。中影市场经理谭雅芳介绍:“比起通过电脑或手机屏幕观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到电影院来一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同样在国庆期间,丹阳书城内各个书架前,都有驻足流连或静坐阅读的市民。其中,本土作家的作品人气不俗。“本土作家的书读起来更有共鸣。”阅读达人曾萍说,她已阅读收藏了40余本本地作家的书籍,对丹阳的历史人文掌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而对于爱看戏、爱听曲的市民来说,每周五文化城百姓剧场举办的周末戏苑活动无疑是一场视听盛宴。据悉,周末戏苑的演出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个艺术门类,且所有门票均面向社会免费发放。“丹剧《三凤求凰》、锡剧《珍珠塔》等节目,很受市民喜爱。”市文化馆副馆长赵鹏说。

今昔纵横谈〈〈〈

1978年7月,《红楼梦》等影片在禁映10多年后重新上映,人民电影院连续9天10夜放映146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创下了一时的记录。如今,人民电影院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丹阳人的观影热情从未降温。卢米埃丹阳金鹰影城、中影国际影城等现代化影城,以激光影厅、中国巨幕、杜比全景声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多元的电影产品为“卖点”,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为之埋单。

与电影院的红火光景形成对比的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丹阳音像市场已黯然失色。从鼎盛时期的132家音像制品店,到现在的店铺寥寥,录音带、录像带仿若成为历史名词。

70年间,丹阳人爱读书的传统一直在延续。当前,我市正以以农家书屋和全民阅读为抓手,全力推进书香丹阳建设。全市共建立村级图书馆分馆193家、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180多家,纸质图书总藏书量达88万册,电子图书53万册,居民阅读率达90%以上。

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彰显出生命力。仅“时代潮”系列活动,从2002年推出以来,已连续演出了300余场。而一年一度的迎春文艺晚会和元宵灯谜竞猜活动,俨然已成为文化品牌。

技艺坚守、人才培养,在发展中破解文化传承保护困局

新闻短镜头〈〈〈

近日,省级非遗乱针绣的代表性传承人石贝在创作之余,开展了正则绣体验教学。“我最近和一家私家花园合作,招募一些对刺绣感兴趣的市民,现场演示、传授正则绣技艺。”石贝说。

石贝是丹阳正则绣的第三代传承人,她1986年师从吕去疾学习绘画和正则绣,哪怕后来从事其他工作,也一直没有将刺绣放下。2000年左右,她开始专职从事正则绣创作,其作品多次在省级工艺美术大赛、民间文艺展览中斩获金银奖。

多年来,石贝通过传授聋哑人士正则绣技艺、开办公益正则绣培训班等方式,探索传承的路径。“刺绣是纯手工活儿,需要创作者全身心地投入。”石贝说,“它不像其他工作,马上就能看到成果、得到回报,内容复杂的作品甚至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今昔纵横谈〈〈〈

丹阳人文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项目全、分布广。1986年来,市(县)文化部门从300多条线索中进行普查核实,归类梳理,共整理出203项全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其他等类别。

到了2018年底,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2项,江苏省级名录8项,镇江市级名录19项,丹阳市级名录27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人。其中,封缸酒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则绣、天鹅绒织造技艺、赵氏二胡制造技艺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的传承和发扬,也日渐受到重视。董永传说、汤展文传说等民间文学题材,因多次被改编搬上舞台演出而家喻户晓;正则绣、剪纸等民间艺术则走进了学校课堂。以泥塑和剪纸为拿手绝活的安有芳和郑静,成为了正则小学非遗传承的带头人;石贝、方美珑、周海燕等正则绣名家,烙铁画名家张铜初等人,先后受聘到特殊教育学校、华南实验学校、丹凤实小等学校任教,传承技艺。

正则小学、丹凤实小、云林学校还被评为首批“丹阳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到学子心田。

结语〈〈〈

70年,在茫茫宇宙时空中不过沧海一粟。在古城丹阳的发展史上,也仿若“弹指一挥间”般短暂。然而,时间自有重量,它凝聚在丹剧的啷噹调中,凝聚在正则绣的穿针走线中,凝聚在丹阳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凝结成了一颗璀璨明珠。细细端详,仿佛能看到古今交汇,能听到历史回声。在它的映照下,丹阳文化事业的明天也必将一路繁花相送,花开别样红。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