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常规 助力校本研训深入实施

核心提示: 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是常规教学,决定学校常规教学质量的是教学常规,向教学常规要质量就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题中之义。什么是常规教学?靠什么来保证常规教学?怎样向教学常规要质量?这些都是校本研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姜丹敏

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是常规教学,决定学校常规教学质量的是教学常规,向教学常规要质量就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题中之义。什么是常规教学?靠什么来保证常规教学?怎样向教学常规要质量?这些都是校本研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解决教学常规中的三个问题

教学常规的现存问题。教师关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的教学常规还不够规范,有应付、突击之嫌,有些常规还有生疏之处。教师的教学常规质量还不够高。关于学生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试的学习常规要求不明确、不落实。学生学习常规质量还不够好。学校常规管理落实的力度不够、不细、不实。一句话,教学常规的执行还不到位!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教学常规的重要性”!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规范的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教学常规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在北京教育学院管理系主任卢无锴所著的《校长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统计数据又证明了一个教学管理中的规律性结论,一个学校是否有正常的、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师是否有备课、上课、考试、教研、科研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学生是否有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课外活动等严格制度和训练,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在实际中,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它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狠抓教师教学常规。

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向教师的教学常规要质量。要重新明确教学常规内容:备课(教学设计)、上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批改)、辅导(培优扶差)、考试(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教研(校本研修、专业发展)。用心实施教学常规,提高执行常规的水平(操作技能和要求)。对极少部分不遵守教学常规教师的八点提醒:1.不要恃自认的水平来违背教学常规;2.不要借所谓的背景来凌驾教学常规;3.不要以曾经的贡献来消释教学常规;4.不要仗个人的资历来漠视教学常规;5.不要依所谓的个性来抵制教学常规;6.不要持消极的态度来应付教学常规;7.不要用懒散的惯性来冲击教学常规;8.不要用庸俗的行为来破坏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之基础在于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之高度在于教学智慧。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基础做起,认认真真落实好每一项教学常规。

向学生的学习常规要质量。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常规有哪些,要明晰学生的学习常规要求是什么,要明细对学生学习常规的指导与督查。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未知什么、缺什么,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有针对性、实效性。而这些,我们的教师,往往都忽略了,只是粗讲多练,以练代教,课后搞题海战术,用好事多磨来提高学生能力是很荒唐的。

向管理者的管理常规要质量。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在哪里质量就在那里。”(1)问题的获得——“等待”还是“走近”。①观察:亲自观察、感官延长;②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③“走近”才能“走进”;(2)面对问题的态度——“漠然”还是“震动”。①有价值的真问题;②“捂”“推”“拖”;③“态度决定高度”“眼界决定境界”。(3)问题解决的策略。①根源上思考问题:找到根本原因;②系统上解决问题:齐抓共管(马上办、跟踪办、联合办);③流程上解决问题:逻辑顺序与细节的重置。

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教学常规的认知上不争论、不讨论!在教学常规的执行上不敷衍、不突击!在教学常规的管理上不模糊、不放松!将教学常规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