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民生“画卷”越绘越精彩

核心提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印证。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医疗体系愈发完善,“租、售、改”多种方式托起安居梦

70年,民生“画卷”越绘越精彩

本报记者 束丽娜 通讯员 周钰 张晶晶 王丹中

企业最低工资月标准由1995年底的210元增至2018年7月底的2020元;贫困救济款从1954年底的1.85万元增至2018年底的52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印证。

IMG_20190930_100142

一个个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居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记者 萧也平 摄

社会保障从无到有 保障能力由弱变强

“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家住荣城国际的成金网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是感慨,“当年下岗后生活陷入窘迫,政府帮忙申请办理了低保,后来可以领取退休金了,生活也不用愁了,就退了低保。”

年近七旬的成金网原是我市一家仪表厂的员工,2000年因单位破产被迫下岗,由于年龄偏大,又患有腿疾,缺少一技之长,失去了收入来源。后来,民政局社救科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2017年7月,成金网领到了第一笔退休金,且因为旧城改造,住进了一套59平方米的崭新回迁房。同年8月,他向民政递交了低保撤销申请报告。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1986年,我市开始试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1月,试行集体企业及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的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1996年起,市政府不断拓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将全市未参保的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参保范围。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成熟定型。

截至2018年底,我市连续15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710元/月,集中供养特困对象、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城市三无对象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10622元、10224元、18061元,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增强。

医疗体系愈发完善 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家住导墅镇东新村的黄夕妹是亲友四邻口中的“苦命人”。2006年,她被确诊患上乳腺癌,先后进行了两次手术;2013年,被查出子宫肌瘤,通过手术切除;2016年,又被查出患有卵巢癌并开刀。

“经历了这么多次手术、化疗,吃了许多痛苦,家人也跟着受累,但还是得往好了想。尤其是现在医疗水平进步了,医疗保险改革了,看病的报销比例也比以前高了。”黄夕妹告诉记者,2006年接受第一次乳腺癌手术时,家里花了5万多,因没有任何医保只能自费。到了2013年,村里组织交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险,政府承担一半、自费一半,算下来自己只花了4000多元。2016年夏季与2018年10月,黄夕妹先后两次赴上海进行卵巢癌手术,总共花费12万余元,后回到我市医保局进行报销,报销比例达50%。

除了报销比例提高,异地结算、门诊联网结算也大大方便了需要外出求诊的病患。去年9月以来,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三省一市)医保部门按照“坚持分级诊疗、立足现有基础、分步有序推进”的总体原则,大力推动异地就医门诊双向直接结算。今年4月初,我省启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联网结算试点工作,我市积极争取作为试点城市接入联网结算平台。上海市门诊和住院异地联网刷卡结算的开通,既减轻了参保人垫付资金压力,又减少了报销来回跑路和等待周期,极大地方便了丹沪两地参保人异地就医。

医疗卫生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水平,健康是一切幸福的源泉。1969年,横塘公社在当时的丹阳县内第一个建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年底在全县推开;1986年起,全市(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两年试点,于1988年全面推行市(县)、乡镇、村三级办医的新体制;1989年,市医疗卫生单位在施行新的管理体制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办医形式上,将以公有制卫生机构为主改为集体、个体补充,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办医机制。自此,全市形成比较健全的医疗保健网络,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先后为贫困人群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助医、健康扶贫医疗再救助“五道防线”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让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民生住房从“有的住”迈向“住得好”

进入9月后,在司徒镇上租房生活的高明一家三口每日的心情既焦灼又期待,焦灼的是自家购买的房屋已经进入房产证等待环节,期待的是惦念了十多年的安身立命之所即将拥有。

今年刚至花甲之年的高明是司徒镇人,因患腿疾常年在家,其妻与儿子在该镇一工厂打工。因种种原因,一家三口常年租房生活,想要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了多年来最大的心愿。看着高明一趟趟地跑申请,市住建局房改办的工作人员便建议他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今年3月,高明向房改办正式提交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申请。经过两个多月的申请审批、贷款审批等前期程序,目前,高明一家已在等待房产证。“房子在司徒的惠泽苑小区,购房前房改办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去看过现房,我们最终选择了一栋11层小高层里的8楼,是一套建筑面积为10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户型也可以。”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高明表示比市场购买价优惠不少,目前总共支付了近43万元,待拿到房产证之后便去领钥匙、缴物业费,然后便可以装修新房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子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细数70年来我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变迁,变化虽大,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198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1平方米,且多住低矮平房,屋内仅有床、柜、凳等简易家具。1986年后,城区居民小区相继建成,一幢幢6至8层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至1995年,人均居住面积增至16平方米,屋内设施也有所改善。2008年5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住房保障政策,切实加强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我市成立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2018年,我市棚户区改造实际完成1322套;申请登记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共91户;对社区上报的62户住房困难家庭进行了电子查档、上门调查、邻里访问等工作,经审核共有32户申请户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政策。近年来,通过实行廉租房、出售经济适用房、改造老旧小区等多样化帮扶,政府对市民的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各类群众都从“有的住”迈向“住得好”。

幸福是什么?从吃饱穿暖,到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对幸福的定义不断改变,不变的是党和政府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民生情怀,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抓起,一件件民生实事紧贴民心、直指难题,把群众心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变为顺心事。沿着人民群众幸福线,小城丹阳的安逸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