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仙:老漂染工从衣着变化话时代变迁

核心提示: 刘菊仙,1949年10月9日出生,先后在笤帚厂、有机玻璃厂做操作工,1977年1月,有机玻璃厂改制成为丹阳市漂染厂,刘菊仙成为了漂染厂第一批漂染工,之后担任过检验员、车间主任,一直到1999年漂染厂关门,刘菊仙见证了漂染厂的诞生、发展与衰落。

本报记者 李潇 通讯员 袁丹 薛贞莉

图为刘菊仙写下对祖国的祝福。

记者 李潇 摄

 

人物档案:

刘菊仙,1949年10月9日出生,先后在笤帚厂、有机玻璃厂做操作工,1977年1月,有机玻璃厂改制成为丹阳市漂染厂,刘菊仙成为了漂染厂第一批漂染工,之后担任过检验员、车间主任,一直到1999年漂染厂关门,刘菊仙见证了漂染厂的诞生、发展与衰落。上世纪70年代末漂染颜色还很单一,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漂染颜色变得五彩缤纷,布料也从单一的化纤到毛呢、棉布等多个种类,刘菊仙感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从漂染的发展进程里便可见一斑。

当走在大街小巷,你会发现,现代人的衣着光鲜亮丽、五彩缤纷,布料不仅有化纤布、棉布、麻织布等,还有毛织布、丝绸、裘皮及皮革等,种类繁多。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所穿戴的衣物颜色和布料都很单一,布料大多是化纤布,颜色基本为军绿色、迷彩色、蓝色、灰色。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吃穿住用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在穿着上主要表现为衣着色彩和衣着面料的变化。作为丹阳市漂染厂的第一批漂染工,刘菊仙见证了丹阳人穿衣打扮的变化,也见证了丹阳的快速发展。

1977年,随着改革浪潮袭来,丹阳市城镇有机玻璃厂改制成丹阳市漂染厂,当时28岁的刘菊仙从一位玻璃厂员工成为了漂染厂员工。“漂染厂员工大多为原玻璃厂的,漂染技术大家都不懂,当时厂里请了南京一家军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培训,员工们一边学一边做。”刘菊仙说,当时的漂染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是技术所限,二是因为当时人们的需求也比较单一。“当时的布料全部是化纤布,因为化纤看起来比较光滑,并且不容易产生褶皱,所以深受大家喜欢。颜色上也比较单一,除了做一些军绿色的漂染,再就是人们通常穿着的蓝色、灰色、白色等。”

后来,刘菊仙转做布料定型,1983年又成为了布料检验工。“这几年间,漂染的发展并不是很明显,布料颜色和布料种类没有明显变化。”刘菊仙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布料的颜色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丹阳漂染厂也因此发展迅速,“漂染厂发展最好的时候为1984年至1986年,那几年间,我们的年终奖比丹棉同职位的员工年终奖还高,有人笑称,我们的年终奖相当于一台洗衣机,因为当时一台洗衣机要三四百元,那可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家庭重量级电器。”

随着市民需求的多样化,穿化纤衣物的人越来越少,穿毛呢及其他布料衣物的人渐渐增多。1987年,丹阳市漂染厂新增了毛呢车间,开始做毛呢漂染加工,而刘菊仙则担任当时毛呢车间的车间主任。“布料开始增多,漂染的颜色更是五颜六色。”刘菊仙说,在毛呢车间工作时,她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漂染厂的规模变大,工人的染色及整烫定型技术越来越纯熟,很多外地的企业纷纷到丹阳漂染厂漂染布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时新疆沙湾和伊犁的几个企业的毛呢基本上都是我们车间帮他们漂染加工,经过我们的漂染整烫定型,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了。”

上世纪90年代后,棉布衣物等渐渐增多,人们的衣着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化纤其实只是外表看着光滑,不容易皱,但其实布料并不好,还不透气,棉布兴起,标志着人们从注重外表到注重质量和健康了,棉布的价格较贵,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刘菊仙说,顺应时代发展,漂染厂一直在做着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但是随着改革浪潮的袭来,丹阳市漂染厂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年8月,丹阳市漂染厂关闭,此时,刘菊仙离退休年龄也只有40天了。

退休后的刘菊仙,拿着退休工资,享受着医疗保险,生活无忧,于是她开始发挥余热,做起了社区网格长。“我们以前缺吃少穿的生活一去不返,现在衣食无忧、生活富裕,都得益于祖国的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即使老了,也要发挥余热,反哺社会,关爱他人。”刘菊仙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