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嵘
季节更替,让倦怠吸收新鲜气味,相似的是每个季节里的天气,不同的是那些背景里的心情。
这个夏天尤其炎热,火辣辣的骄阳将整个天空燃烧。小城的水泥墙贪婪地吸足了热,强劲地辐射着每个角落,躁热笼罩着大地,一切变得沉闷。屋子里牙牙学语的儿子,光着脚丫东奔西跑,略显生机。忽然,儿子朝着凉台大嚷起来。是一只野蜂,悠闲地在凉台顶的横梁上嗡嗡旋转。野蜂煽动着橙黄的两翼,扭动硕长的细腰,如携一枚炸弹。
其实,我对野蜂有着切肤的恐惧,因此也就有了很大的成见。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打量这不速之客。在这喧嚣的城市里遇见本属乡村荒野里的产物,实在诧异,我还有什么理由驱赶它呢?我委婉地说服了妻,我们共同保护这只野蜂。野蜂绕着凉台上的几盆花翩翩起舞,终日辛勤地忙碌着。我同野蜂一样被这几盆平日不屑的花吸引了,也许,这就是野蜂来到这方简陋凉台的原因吧。
秋天,我总觉得比夏天要好。这种喜欢也决定了我潜意识的基调:传统和古旧。从我上小学一年级起,语文第一课就是《秋风来了》,因此,那种“秋风来了、树叶黄了”的意境最早给了我对秋天深情的热爱。对于一年四季,每个人都有一个偏爱。生命经历怎样的花开花谢,对好多人来说,都是长满蔷薇或者爬山虎之类藤蔓的围墙,迫切想懂得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什么也看不透。于是,我便学会了猜测、设想,以至于梦幻。当所有可能影响我们生活的事件真正发生以后,我们再也不想去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等待,苦苦地默认。如原野里凛冽的风吹不倒的一棵树,在我们心间永远定格。
我喜欢秋天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风依然很轻,像是在梳理着人的头发,给人一种惬意而又舒服的感觉。初次见到桂花在许多花儿都打道回府的时候却还开得如此精神专注,不由地想起了生活中有些人,尽管他一直很有色彩,很有香味,却始终蜷缩在树叶之中,不为人知,只有遇到真正欣赏他的有心人可能才会闻出一番滋味,看出一番情趣和感慨。如果这位有心人从没打这里走过,那么这种香味就只能魂归自然,孤芳自赏了,但这种孤芳自赏或者说自作多情亦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因为在这个季节,毕竟只有桂花才能开得这般如痴如醉了。
桂花的香,甜而不腻、甘醇馥郁,若隐若现又若即若离,只有在离它远一些的地方才闻得到,也只有在离它远一些的地方飘过来的香才更浓郁更淋漓尽致,或许这就是距离产生美吧。我记得台湾的作家琦君写过一篇名为《故乡的桂花雨》的散文,作者也对桂花魂牵梦萦。文中描写的是桂花的香、桂花的美,和桂花众多的用途,抒发的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展示的却是作者真挚的情感、高尚的品格。在作家的笔下,桂花还能代表另外一种东西,而那些东西,如一缕缕桂香,飘荡在读者的心海,经久不散,让人动容。
我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桂花的,十几年前,在集市买来一棵只有小指粗细的桂花,养了六七年也不开花,好在桂花比较好养,四季常绿,给我了一些安慰。盆栽桂花一定要大肥、大水才能长得旺,另外还得阳光充足。终于在第八个年头的秋天,我的桂花挂了一些金豆,第一年开得不多,也不是很香,我加强了管理,又多施了一些有机肥。第二年,桂花挂得就比前一年多得多,下班回到家,一推门就闻到一股幽香,哦!我的桂花又开了。每年桂花开时,我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会长时间凝视桂花,就像看自己心爱的女人,如痴如醉。用李清照的词赞美一下我的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窗前的桂花静静地开放,花香弥漫,仿佛是在梦里。我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份悠然自得,享受着这份心灵的安抚及休憩。有人说“当你品味安静的时候,你就得学会品味寂寞,品味孤独。”可是此刻,我的内心平静,愉悦,却没有一点的寂寞与孤独,只清澈得如潺潺小溪,欢快地唱着歌谣,与这花香,与这自然的“地籁”之声,交相呼应着。
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我和母亲坐在院子里赏月。乡村的夜晚十分静谧,月亮渐渐升高了,青白的月光洒在母亲苍老的脸上,凭添了母亲的忧郁,也激起了母亲情感的波澜。忽然,母亲起身进屋,手不停地在书架上乱翻,我不知道母亲在找什么。过了一会母亲的手停了,屋里的气氛更加沉寂。母亲问我:“你父亲是什么时候来信的?”我坦率地告诉母亲:“一月以前。”“今天是中秋节你父亲怎么就忘了回家。”母亲自言自语地说。一种思念之情困扰着母亲的心,于是母亲找来纸和笔,将纸往桌上一铺,用粗大的手握住笔杆,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会儿工夫纸上就出现了一行行整齐的文字,母亲的举动让我感到很震惊。在我的想象中,只有女秀才灵巧的玉手才会写字,像母亲这么粗大的手能写字真是奇迹。当母亲用手中的笔尽情发泄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一颗恍惚的心显然踏实了许多,轻松了许多。信发出不久,父亲果然回家了。父亲说,中秋节他和战友去执行任务,所以未能回家。“月饼我买来了,我们一起分享吧!”父亲用深情的目光凝望着母亲,紧紧握住她那双粗大的手。
看到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又是一年桂花飘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