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师傅拍摄的鲫鱼肚子里似宽面条状的绦虫。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宰杀鲫鱼的时候,竟然从鱼肚子里掏出一条30厘米长、1厘米宽的宽面条样白色带状物质,而且还会动!这让家住司徒镇全州的王师傅吓了一跳:“看着太恶心了,从来没见过,吓得我赶紧把鱼扔了!不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昨日,王师傅从全州菜市场买回来一条鲫鱼,有一斤多重。10点多钟,他开始宰杀鲫鱼,当剖开鱼肚把鱼肠等鱼内脏掏出来时,就觉得有些异样。“这条鱼的肠子很奇怪,不仅有细细的,还有像宽面条一样的。”王师傅说,他一开始也没在意,将鱼内脏掏出后就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想想不对劲,又把鱼肠等鱼内脏从垃圾桶里翻了出来。结果拉出一段,断了,再拉出一段,又断了。王师傅很是纳闷,肠子怎么是一段一段的呢?再定睛一看,这“肠子”竟然还在蠕动。王师傅确定这东西是虫,不是鱼肠。
王师傅用尺子测量被拉出的“宽面条”,长约3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呈奶白色,分不清哪是头,哪是尾。触碰后感觉虫体有一些弹性,并不断伸缩蠕动着。王师傅说,他经常买鱼吃,但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吓得他不敢食用了,直接将鱼扔进了垃圾桶,“隔壁邻居看到后,也都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怪物’。”
随后,记者咨询了水产站的相关专家,了解到这是一种寄生虫,学名叫“舌状绦(tāo)虫”,因为外表像面条,所以俗称“面条虫”。该绦虫寄生在鱼体内后,会造成鱼的腹部膨大,乍一看,还以为鲫鱼要产卵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舌状绦虫”通常寄生在鲫、鲤等鱼的内脏,还有一种细状绦虫则主要寄生在草鱼内脏。“像鲫鱼肚里出现这么长舌状绦虫的情况,在我市并不多见。”专家说道。
另外,该专家提醒,绦虫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误食被污染的鱼体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当市民发现鱼肚中有此类绦虫后不建议再食用,“鱼类在体质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会感染绦虫病,养鱼户在养殖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发现感染要及时用药物灭杀,而鱼类在感染绦虫病后,会营养不良,建议市民不要再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