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读○
吕金凤卖春茧
■ 起昕
春茧丰收,丹阳吕城区蔡塔乡二村吕金凤家的茧子也长得很好。
金凤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解放后,她要求进步,表现得很积极,生产又能干,一九五O年参加了青年团,现在是农业互助组的组长,也是育蚕小组长。
六月十日是金凤今年第二次卖茧的日子。早晨她特别紧张,天没亮就起身,把一天应做的事都打发好了,她才安心戴上草帽,挑起两篮茧子走出大门。六岁的青云想跟着她走,直叫着:“妈妈!茧子卖掉买糖给我吃!”送她走到村口的大石桥边。
她同张云松等一共六人,走了十里路到达吕城车站,他们今天准备乘火车到奔牛镇去卖茧,十二分钟他们就到了奔牛站下车。
收茧站门内园子里,已搭了新的凉篷,太阳晒不着人,篷下已站满了卖茧的农民。站上用分区分时间收茧的办法,照规定吕城区是在下午。他们看看站上人多,时间又早,商量一下,把茧挑着到街上去吃中饭,六个人吃得个满饱,张老头还喝了杯黄酒哩!回到收茧站,金凤拿出售茧证领了号码牌,听到收购员在用传话筒喊:“农民弟兄们,毛脚茧我们已通知过大家是不收的,双宫茧是收的,但是要挑选出来,这样,茧子品质会提高。”金凤一听,用手将篮里的茧子翻了翻,没有“毛脚”,也没有“双宫”。不久,有人在叫“二十二号”,她知道轮到自己了,把茧子倒出,收购员一称,斤量不多不少,价格是七十二万元一担。她回头同伙伴们算算账说:“今年一张种收了四十二斤,卖得三十多万,除掉蚕种钱等,还有十多万收入。去年价格高一点,桑叶乱抬价,很多人家没好处,倒不如今年哩!”
茧子称过,发钱太慢,金凤心里老是记挂着家里,愈等愈觉心焦,嘴里不免也埋怨起来。卖茧的农民都有这感觉,这的确是站上急需改进的缺点。正在焦急时,传话筒又响了:“农民弟兄!口干要喝茶的,请到西边墙头缸里去舀!”她一听,看看收购员个个忙得满身是汗,焦急的心又平静了下来,她就走近茶缸,“咕噜!咕噜!”喝了两大杯,用手掠掠头发,感到舒服多了!
茧钱拿到手,同伴们都是七十万元一担,她是七十二万元一担,她想,工夫没白花,真是“优茧优价”,她高兴得上街买了六个大烧饼请大家吃。但当她看到有个农妇挑来了两篮雪白的茧子时,上去捏起两把看看,嘴里连声叫好起来:“这茧子不错,比我的好多了,以后还得加把劲!”
一阵雨过后,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空,金凤和同伴们走出收茧站,她想起还要给孩子买糖,她提起轻松的脚步走上街去。
(原载1953年6月16日《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