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废旧农膜污染治理打赢“白色污染”攻坚战

核心提示: 近年来由于重使用、轻回收,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逐渐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问题。

本报记者 姚磊 通讯员 园艺轩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20世纪中叶随塑料工业发展同期出现的有效农业增产技术,以抗旱、保墒、防雨、排涝及压草等方面的优势俘获了广大农民的“芳心”,并“不推自广”。我国自70年代开始利用废旧薄膜进行小范围蔬菜、棉花试验以来,如今已将其推广至大棚蔬菜、大田作物、果树、林业、花卉及经济作物的生产,地膜使用有迅速扩张趋势,形成了一定的使用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重使用、轻回收,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逐渐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大问题。

塑料农膜遭滥用,“白色污染”危害大

农用塑料膜简称农膜、地膜,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农业生产上,由于其透光性好,覆盖地面可有效地贮存太阳辐射能,升高土壤温度,又由于其不透气性,阻隔了土壤中热量和水分的损失。使得有效积温增加,加速了作物生长速度,改变其生育季节性。农膜的使用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其使用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相关专家指出,由于大量废旧农膜随意丢弃,特别是大量超薄地膜因回收困难就地翻耕入土,破坏了耕作层的土壤结构,使土壤空隙减少,降低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同时,农膜残留物使微生物活力受到限制,不利于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传输,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阻碍了农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此外,废弃农膜还使得农田水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引起地下水难以下渗和土壤次生盐碱化,引起作物生长环境恶化、发育受阻,最终导致大幅度减产、效益下降、品质降低。

据有关资料报道,当每亩残留地膜达3~4公斤时,蔬菜等农作物将减产5%~15%。并且,难以降解的有害化学物质会随着土壤渗透并被蔬菜等作物吸收,再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但是,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而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因此,大力推进废旧农膜污染防治和回收刻不容缓。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推进旧农膜回收利用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在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基础上,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致全市农民朋友们的一封信》(以下简称《一封信》),从“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客观需要”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直观的宣传,号召全市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使其变废为宝。

此外,《一封信》还从舆论引导、宣贯国标、清除残膜、及时回收四大措施入手,要求各镇(区、街道)加强宣传,认清“白色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形成“治理白色污染光荣,制造白色污染可耻”的社会氛围;要求全市上下及时清除覆盖田块的废旧地膜,不让废旧地膜残留农田中;推广使用高标准地膜,积极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2个月的高标准地膜,坚决杜绝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劣质地膜、掺假地膜进入田间;要求不在田头路边、沟渠河道堆放填埋废旧农膜,不随意丢弃、焚烧废旧农膜,及时将废旧农膜送交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回收公司、废品收购公司等部门,既使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又可避免形成白色污染。

记者获悉,连日来,我市积极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宣传工作,在各个镇(区、街道)主要路段、设施大棚集中区及人流密集处悬挂宣传横幅,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切实让农民富起来、农村靓起来、农业绿起来。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