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不少司机认为,晚上喝了酒只要当时不开车,第二天早晨开车就没事了。殊不知,这完全是对酒后驾驶的误解。18日,男子胡某就是在喝酒后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依然被查出属于酒后驾车,被扣12分。交警部门提醒,喝过酒即使隔了一夜开车也有可能是酒后驾驶,请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务必谨慎。
当天上午9时许,一辆黑色轿车从沪蓉高速大泊收费口出来,正在附近执勤的交警示意司机停车接受检查。驾驶人胡某下车后,交警发现他眼圈微微泛红,说话间散发出淡淡的酒气。在交警的询问下,胡某坦白自己昨晚喝了酒,但面对呼气检测却不太配合,连续几次都不成功,直到交警告诉他再不配合将带至医院强制抽血,他才深吸一口气完成检测,结果刚好达到饮酒驾驶标准20mg/100ml。
经询问得知,17日晚上10时许,胡某在无锡和朋友吃宵夜时喝了一瓶冰镇啤酒。第二天早晨,自以为喝得不多,酒气已散,便开车回丹,不料刚下高速便被查出酒驾。
难道“隔夜酒”也算酒驾?事后,受到处罚的胡某感到有点冤。交警部门介绍,实际上,酒驾认定的标准是“不看时间看含量”,判断驾驶人是否酒驾,并不以酒后休息了多长时间或是多久之前喝的酒来判断,而是要根据其体内的酒精含量,一旦酒精含量超过了标准,那么就会被认定为酒驾。据介绍,由于人体差异,每个人对酒精吸收和分解的快慢不同,具体的时间与个人酒精摄入量和解酒能力有关,喝了隔夜酒驾车是否构成酒驾因人而异。根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驾驶;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