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几个月父母就离了婚,之后父亲离家,母亲又因身体不好长期住院,由奶奶抚养长大的他一直内向怯弱。幸运的是,在助学社志愿者的关心下,他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一位爱心妈妈的帮扶故事
本报记者 李潇
图为张浩(化名)在参加夏令营活动时独自演讲。
张浩(化名)今年10岁,这几天,他作为“中华小记者”和我市其他4名小记者一起在井冈山参加夏令营活动。从领队传回来的视频上看到,张浩乐观开朗,而且还大胆演讲发言,小主持人也是当得有模有样,对此,奶奶朱晓梅感到十分欣慰。不过,朱晓梅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张浩还是个非常内向怯弱的孩子,这一切的改变,要从去年“六一”儿童节说起。
2018年儿童节前,市民广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带着几个人来到阳光花园张浩家走访,经交谈,朱晓梅得知,他们是玉汝于成助学社的志愿者,其中一名叫王莉的志愿者说,在对全市多个学校进行走访后,她最终决定资助张浩上学,并当即递给了朱晓梅一个信封,里边装着一千元钱和王莉的电话号码。她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打她的电话。
为何会选择张浩作为资助对象?王莉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张浩乖巧懂事,另一方面他家的条件也确实困难,不仅爷爷癌症晚期,奶奶也患有多种老年病,父母早就离婚,父亲离家,母亲长期住院,家中又没有收入来源。好在内向腼腆的张浩懂事早,从来不给爷爷奶奶添麻烦,在学校也成绩拔尖,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二年级时参加数学竞赛还获得了全市一等奖,另外,作文也经常获奖。看着孩子努力学习,爷爷奶奶很欣慰,但张浩由于缺乏父爱母爱,一直性格内向,回到家中也不怎么说话。朱晓梅告诉记者:“以前,孩子回家基本上就只说‘奶奶我做作业了’‘奶奶我饿了’这些话,没有其它多余的话语,看着其他同龄孩子那么活泼,我们心里也很担忧。”因为缺乏安全感,放学回家后,张浩一步也不愿意离开奶奶,“我让他出去和其他孩子玩,他却总是说,奶奶生病了,我要陪着奶奶。”说起张浩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朱晓梅不知不觉流下了泪水。
朱晓梅说,在她还没有和王莉联系时,去年儿童节那天,王莉却来到了她家楼下,说想带孩子去吃个便饭。朱晓梅放心地把张浩交给了王莉,但回来的时候却让她吃了一惊,孩子说,他不仅吃了一顿大餐,王莉还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还有新鞋子。“后来我才知道,王莉的儿子和张浩同岁,当天,她买给张浩和自己儿子的东西一模一样,这让张浩受宠若惊。”朱晓梅说,张浩很少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别人家孩子嫌小送给他的,那天回家后,张浩激动地和她讲这一天的经历,看着瞬间话语多起来的孙子,她的心里也非常开心。
“之后没几天,王莉又来到我家楼下,说要带孩子去溧阳水上世界玩。”朱晓梅说,去溧阳的那几天,张浩和王莉一家人住在一起,“孙子跟我说,玩漂流的时候,王莉抱着她儿子,王莉的大女儿抱着张浩,他们像一家人一样,玩得特别开心。”之后,随着和王莉以及她家人接触的越多,张浩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每次回家后,总喜欢给奶奶讲外边的人和事。
去年年底,王莉一家去香港,回来时还特意为张浩带了各式各样的新衣服,以及巧克力等各种零食。“过年的时候,亲戚看着孙子没有穿旧棉衣,而是穿上了名牌的毛衣,都问哪来的钱买这么好的衣服?孙子当时很骄傲地说,是爱心妈妈买的。”朱晓梅告诉记者,在那之前,张浩只肯叫王莉阿姨,而在那之后,他开始叫王莉妈妈,“孩子感觉到有‘妈妈’在爱着他,保护着他,就有了心灵的支撑,心结打开了,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内向胆小了,而是越来越开朗,也开始在其他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现在在家里神气活泼多了,这一切都要感谢王莉。”
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得开朗活泼,张浩妈妈的心情也越来越好,病情也出现了好转,前不久终于出院。“物质上的帮助,能保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但我觉得王莉在精神上的疏导与帮助,才是更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这比什么都重要。”朱晓梅说。
朱晓梅很感恩王莉所做的一切,希望能感谢她,不过王莉却称,这些事不足挂齿。16日上午,记者采访王莉时,她告诉记者:“我自己的孩子也和张浩一般年纪,我希望他们两个能在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各自身上的优点。其实我做的都是举手之劳,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地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