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强
2014年4月拍摄的宾城进村大道口
1939年l月宾城代表慰劳新四军剪影
丹阳历史上曾先后有过大小、作用不一的多座古城池,2018年1月10日丹阳日报文化周刊版《丹阳城池历史文化探寻》一文介绍了其中的l0座。笔者在此补遗:丹阳南门外还有座“城”,这就是距丹阳城南约6公里之处的“宾城”村。该村名中带“城”字,可见这里也曾经是座古城池,“宾客商贾云集、兵家屯集之城也。”这座“城”的由来演变如何,又有怎样的历史文化?
宾城村是丹阳南郊香草河东的一个大村,民国时隶属太平区安息乡,分六、七两保,今为延陵镇利民行政村所辖一自然村,有宾东、宾西、宾北3个村民小组。该村历史悠久,原是千年之前的一座“兵城”,即古代屯兵之城。后在宋末元初之际,有王姓先祖一支迁居兵城南城门楼地界(即今门搂下村,原属宾城行政村),子孙繁衍,形成村庄。村民渴望和平开放,遂据“以和为贵,待客如宾”的传统思想,在“兵”字上加宝盖头改成“宾”字,命名为“宾城村”(简称“宾城”或“宾村”)。元、明、清镇江和丹阳方志“地理·乡都”卷都记载有“宾村里”之地名,今官方登记在册和正式出版的史志书籍均为“宾城村”。“宾城”之名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而其前世“兵城”则可追溯更远。
《延陵镇志》及《宾城史话》记载,相传1300年前,今宾城村一带曾是屯兵之地,兵士们筑城驻守,城池四周建有城墙,城门上设有用铁板制作的宽二三十米、高一二十米的瞭望台,台楼用大石块垒成,瞭望台下有条近百米长的坚固暗通道。村里年长老人都记得幼年时看见过在隐蔽通道上面遗存的房子,小时候还在暗道里玩耍过。日军占据时期,一些村民曾藏在暗道里避难。兵城城内有9碾l3井,城外四周沟渠环绕,水绿树秀,东南有上长沟,西北有下长沟和小泊,外环地界与十里沟、香草河相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宾城兴修水利,开挖村南上长沟时,曾挖掘出老城砖。当时村民们还见到过塘底污泥掩埋的一段有3米多宽的城墙遗址。遗址东至杨巷村大清塘头高坝,南到上长沟近靠安息村的龙罩坝,西到许巷村村东边的基干路,北到唐甲村小祠堂门口的大龙埂,是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的“四方城”。
这座兵城,历来为兵家所重,即使时过境迁,改名“宾城”,成为农家聚居的村庄后,还常被军队青睐而多次驻兵,仍犹如“兵城”。据史料记载,明朝正德皇帝曾派大部队驻扎在此。清咸丰六年(1856年)七月初五日,太平军秦日纲率军4000人攻打丹阳城西五里牌失利,退驻十里牌和宾城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等率部再破清军江南大营,清廷钦差大臣和春、提督张国梁败走丹阳,太平军乘势东下追击,是月廿九日,攻占丹阳城,兵力多达10万之众。宾城村又成为太平军在丹阳的主要驻地之一,据说曾驻扎过25000人,其中在东汪岗马场驻有一支太平军先遣队,有500名骑兵、800匹骏马,驻兵时间一个多月。当时村前村后、大小公房和大户人家都住有“长毛兵”,并屯积米粮、黄豆、马草饲料数十万斤,还令村里每天抽派一二百人为驻军外出筹购粮草和饲料。1948年11月,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部“雄风”部队进驻丹阳,所属595团一个营的兵力驻扎在宾城。旧时的兵,扰民严重,宾城不得安宁,但共产党的军队却得到宾村老百姓的衷心欢迎和拥戴。1949年4月23日深夜,天下着中雨,渡过长江的人民解放军进入丹阳,其中有一个团的官兵露宿于宾城及邻村杨巷村内外,他们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直到翌日凌晨三点多钟,有村民发现部队露宿在外而感动不已,随即全村百姓家家户户都开了门,把寒冷雨淋中的解放军指战员迎进了家门。当年,人民军队为人民,人民待子弟兵如贵宾,古老的“兵城”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宾城”。
近两百年来,宾城遭受过多次战乱浩劫,受害最烈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兵的战火中烧毁了大半个村庄,只留下了村东村北的小半个村。当时的宾城村,西到徐巷村东的基干路,南到上长沟,持续烧了10多天。内乱的战火彻底毁了这座古城,大伤了宾城的元气,将历代宾城儿女辛劳建成的家园毁于一旦。第二次是1938年1月,侵华日军窜入宾城烧、杀、抢、淫,村南口一条巷子成为一片火海,百姓房屋财产尽毁,村民被当场打死3人,被奸污的妇女有10人之多。宾城蒙难,国耻家恨,令乡亲们悲愤难忍,于是奋起反抗。
抗战时期,宾城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配合新四军打击侵略者,军民团结,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保家卫国。1938年10月,宾城村在苏南茅山地区较早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并成立青抗团、农抗会、游击队。1939年1月25日,以贫苦农民王耀坤(后参加新四军)为首的宾城村青抗团骨干带头参加了延陵地区民众代表在柳茹村慰劳新四军的活动。军民合影时,前排正中两位宾村代表双手共托一方大标牌,上书:“丹阳安息乡宾城村六、七两保民众代表慰劳中央陆军新四军”(见图)。新四军陈毅司令员为宾城村青抗团代表题词:“民族先锋”。这张八十年前渗透抗战血与火,饱含军民鱼水情的老照片,成为宾城人民引以为豪的光荣历史和红色记忆,被印上宾城史册的封面。
从“兵城”到“宾城”,从历经战乱到发展经济,这座古村还曾有贸易“商城”之兴盛。
明清时期,勤劳的宾城人民在传统耕种农田的基础上,开拓多种经营,兴办手工业,发展商品交易,形成一方集贸市场,以“待客如宾”之道,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商。其时,宾城村里粮市、盐市、丝市、茶市、酒市、牛市等行业繁荣,人气十足,一派兴旺景象,故而当地村民代代相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城东街巷打打锉锉(指打铁生产、加工小五金及生活制品);城南街巷酱酱敲敲(指酿造酱油醋、制作豆制品及敲打吆喝做买卖);城西街巷染染烧烧(指印染纺织品、烧窑制砖瓦);村北街巷收收要要(指专事收要货款租金,因宾城十里之内都有租田,商贸货币交易活跃)。”这首经久不衰的民谣佐证了当年的宾城已是初具商品经济规模和要素的一座雏形的乡村商贸小城。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的宾城更是一座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现代化美丽新乡村,而其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古邑文明园地里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