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星予
当下,“高考季”的热度没有随着高考结束而稍减半分,在众多考生和家长心中,考试过后的志愿填报才是整场“高考大戏”的“重头戏”。在大众意识里,考试不过是“高考大关”的第一道“门槛”,而志愿填报是否合宜,对于决定考生命运何去何从而言,甚至比高考分数高低更为重要。因此,每年填报高考志愿前夕,也是众多考生和家长最忧心忡忡之时,而社会上各类“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志愿填报专家”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雨”,浇熄了众多考生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
诚然,对于“志愿填报辅导”这一行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不能“全票否决”,在一定程度上,此类“专业辅导”对于帮助甚至是指导部分考生家庭渡过“志愿迷茫期”确有裨益。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众多考生家庭为了志愿填报的“最优选择”不惜一掷千金的现实情况,也直接刺激了行业的野蛮生长、漫天要价,而巨大的市场利润更是直接导致了相关人员无度乱入、“速成上岗”,从而造成目前整个行业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的现实状态。
号称公益解答志愿填报问题,实则推销上百元的数据卡;收费万元的天价专家辅导,实则资质参差不齐,甚至自身填报志愿经验为零;所谓“大数据”算法推论,实则与事实相差甚远……这一系列的乱象,皆是如今“志愿填报辅导”行业的“重症”所在,而若任由其不规范、不健全的触角肆意延伸、自由发展,那么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因掉进志愿填报辅导的“大坑”中而触角折翼,致使学业之路荆棘坎坷;更甚者,当分数与志愿、招生批次与统招名额不对等、偏差过大的“奇葩志愿”日渐趋增,将会直接影响每年高考招生工作的正常基调。
如此一来,相关职能部门适时介入,指导规范行业发展、建立健全相关人员从业标准,不仅势在必行,更是迫在眉睫。此外,教育主管单位也应积极作为,为考生的志愿填报工作“护航引路”,妥善做好历年志愿填报的信息整合工作,要及时将参考价值大、指导性强的报考类指南发放到考生手中,作为数据范本以供参阅。最后,学校应加强与考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尤其在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方面,秉承为学生负责到底的态度,多方联动,从根本上避免考生或家长因“志愿晕眩”而掉入各类“专家”“专业辅导”的“大坑”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