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建兵
今日柳塘美景
柳茹村周边水系及南庵祠等地理位置
春天柳塘堤岸边的水蓼
丹阳柳塘在延陵镇柳茹村东。柳茹村位于我市西南方向三十五里处,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获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柳茹村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秣陵关总镇使贡祖文辞官冒死保护民族英雄岳飞三子岳霖的隐居地,至今贡氏一脉居柳茹已达877年。
自柳茹村口向东走一里多路,就能到达柳塘北岸。柳塘在当地俗称柳茹大塘,也叫柳茹塘,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柳茹塘在县南三十五里”。柳塘风光秀绝,鱼肥而美,近塘良田孕育贡氏数百年,大塘,大美,大有灵气,是名副其实的贡氏祖脉。
柳塘有多大
古谚语云:“柳茹村,东有东丈沟,西有西丈沟,南有大塘千百亩,北有神河万丈深。”柳塘是否真有“千百亩”,有没有证据证明柳塘规模,认真阅读《丹阳柳茹贡氏宗谱》就能揭开柳塘有多大的谜底。
贡氏宗谱中涉及柳塘的文章主要有五篇。
一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文宪公廿一世孙贡元忠(广东化州同知、直隶涿州知州)回乡“丁忧”三年期间,在柳茹大塘南端,建造了“柳茹塘南闸”拦蓄柳塘之水,用以农田灌溉,为民造福。造闸完毕,贡元忠亲自写了一篇《重建柳茹塘南闸记》,篇中写道“东至遐渎,西至本村,南至眭巷,北至本村,约广数千亩。中塘有坝,可通往来,故又名上下塘,水浅则分而为两,水涨则合而为一。平广处如掌如镜,湾抱处如带如钩,此柳茹塘之大略也。”这一段文字可以证明贡元忠那个年代柳塘的面积超过两千亩。
二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邑增生徐豫明(号有堂)在柳茹村双桂轩写了一篇《柳茹塘记》,文中描述“塘广二千余亩”,按照清代一亩面积相当于现在的零点九二亩计算,即柳塘面积有一千八百多亩。
三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邑庠生贡颖藜(字乔林,号乙楼),邀请徐豫明在“双桂轩”把酒尽兴,游玩柳塘,同时写下《柳塘泛月赋(并序)》,文中描述柳塘“广二十余顷”,古代一顷为一百亩,即柳塘面积有两千多亩,这个说法与徐豫明一致。
四是廪膳生贡铭(著有《听雨楼诗集》),与族兄贡颖藜和徐豫明一起携酒放舟,游玩柳塘,也写了一篇《柳塘赋(并序)》,文中写到“广可数百顷”,这个数字与贡颖藜、徐豫明两位的估计显然不一致,但至少说明柳塘的面积足够大。
五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贡芬远(修职郎)朋友的弟弟孙登鳌撰写了一篇《芬远公序》,孙登鳌在文中阐述他曾偕同芬远公子贡济霖,同游南京莫愁湖,感慨“世居柳塘之滨,塘之大,周围十余里”。该处孙登鳌估计柳塘周长与百度查到的莫愁湖当前周长差不多,均为十余里,而百度搜索莫愁湖湖面面积为三十三公顷,约五百亩,据此推测柳塘面积要大于五百亩。
查阅1991年版《丹阳县志》,称原大塘总面积八百亩,后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凿延陵河,被一分为二,部分填为农田。到村里多方询问,得到一致意见,明清时期两千多亩的柳茹大塘在近百年变迁中,面积不断缩减,如今被延陵河(位于中间)和农田分割成六块塘,分属柳茹、后塘东、沈甲三个村,谷歌地球可以清晰辨识出六块水面,经量算六块水面围起来的总面积约为八百亩。
柳塘有多美
夏秋之交,贡颖藜邀请好友徐豫明,带上好酒,乘月泛舟柳塘,留下《柳塘泛月赋(并序)》,将月下柳塘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文中写道:“开圆灵之镜兮翠影朦胧,涌方折之流兮疏阴近远,空明一片兮疑辋水以微茫,莹彻千层兮似曲江而缱绻”。贡颖藜用唐朝就盛行的两处游览胜地来比喻柳塘的翠影空明和朦胧缠绵,一处是陕西蓝田的辋谷水(唐朝诗人王维的别墅所在地),另一处为陕西西安的曲江水。
贡铭将《柳塘赋(并序)》写在春天里。文中写道:“当春景融合,枝叶蕃衍,濯濯可爱,游览其际,一片空明,恍如身入画图间也。”春天的柳塘,环堤曼长柳条,清爽、透绿,碧水、蓝天,宛若人在画中游。贡铭又点出柳塘的最美景色:“风飘飘兮浪花始触,云溶溶兮野气遥侵,澄波兮一带,照影兮千寻,穿丛薄兮无路,缀柔条兮若林,此则柳塘之胜概也”。风吹浪卷,云雾交融,澄波映照出长长的倒影,误入草丛疑无路,万千柳条如入林,美丽柳塘画卷跃然纸上。贡铭还写了柳塘月景:“爽分兰沼之滨,幽类桐江子隩,是以骚人竞往,逸客恒过”。这段文字更是将柳塘之美推向了极致,即柳塘比晋朝王羲之曲水赋诗处还要清秀,住在柳塘周围比浙江省富春江上游的桐江还要幽静。
徐豫明在春天柳塘涨水的时候,到堤岸边散步,写下了《柳茹塘记》,文中描绘:“见夫澄波潋滟,一望空碧,白鹭点点。舂锄於其内,䴖(鹤)、凫(野鸭)、雁飞鸣,出没於其中。沿堤柳眼初舒,淡烟轻罩,与远岫(山)遥岑(岸)拖蓝映翠。”如今柳塘虽然被分割成几块,但周围生态依然如故,水清堤绿,白鹭、野鸭等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儿频频出没。
孙登鳌在《芬远公序》中将柳塘与南京莫愁湖进行类比,认为“其形胜固不亚於斯湖也”,即昔日柳塘之美不亚于莫愁湖。
柳塘有多灵
且不说贡铭、贡颖藜两位贡氏后人将柳塘写得多么美,如今贡氏一脉自贡祖文卜居柳茹以来,枝繁叶茂,全国各地各支能人辈出,究其根源,柳塘祖地,贡氏祖产,钟灵毓秀。在徐豫明、孙登鳌等外姓人眼中,柳茹是丹阳南乡望族,柳塘这方水土是贡氏繁衍昌盛之灵脉。
徐豫明在《柳茹塘记》中认为居住应当靠近水边:“若近濉涣之水,士类能文。傍胭脂之泉,女因多色,非秀气所结,有以发之於人耶”。意思是说在濉涣二水两岸居住的人擅长写文章,女子傍着胭脂泉居住就长得漂亮,这不是秀气聚集,而是有触发的东西啊。接下来徐豫明又说:“贡氏居柳茹数百年,瓜绵椒衍,代多名人硕彦,虽其积累,有自然兹塘,适当其居之左。”这触发的东西正是贡氏柳茹村东的柳塘灵脉,因此贡氏后人才会代代涌现人才俊杰。
文章末尾,徐豫明又借用宋朝苏东坡说的话:“杭之有西湖,犹人之有眼,盖眸子清明,则其人精神强固,志意澄朗,有可以卜其寿而吉者。今於柳茹塘亦云。”即将柳塘比作西湖,西湖如人的眼睛,柳塘就是贡氏的眼睛,依附柳塘居住,贡氏后人就可以长寿、吉祥。
2018年中央电视七台在元旦期间播出了一期《乡土》节目——“古村里的喜宴”,其中就讲述了百岁老人贡木木结婚八十周年的庆典故事,村里人掰着手指数,柳茹村百岁老人竟然有八个!不经意翻阅家谱,发现柳茹村贡氏后人长寿者比比皆是,比如:始祖贡祖文享年80高寿,乐善好施著称于世的贡原懋(十二世),享年83岁;奉献三亩一分圃地建现存贡氏宗祠的不仅老祖宗贡祖文享年80高寿,贡爱樨(二十世),享年80岁;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并于1990年捐款十万多元建柳茹小学与防涝石坝的贡士楠,享年82岁……
“智者乐水”,贡祖文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独具慧眼,发现安徽宣城东北郊风景秀丽的皖南第一大湖泊——南漪湖这个风水宝地,以此作为南迁后的第一个卜居地。“得水为上”,宣城贡氏子弟为官能文者层出不穷,福泽元、明、清三朝数代人。
丹阳柳塘是贡祖文南迁后选的第二个卜居地,贡氏临水生息、发展、昌盛,传续三十六代,全国各地均有徙居,且代代出俊才。
“水乃生命之源”,没有南漪湖和柳塘的祖脉润泽,何有绵绵高寿的后人,何有贡氏后裔的人才辈出?丹阳贡氏后人应该时刻记住老祖宗恩德,珍惜临水而居的家园,共同呵护好新时代柳塘贡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