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饭”私塾老师到“升学宴”

核心提示: 70年前:那时私塾先生生活都由学生家长轮流送饭,时称供饭,丹阳也叫值饭。

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韩梦庆

图为逍遥山庄收藏的私塾老照片和李家大院升学宴现场。

记者 溢真 通讯员 曾萍 摄

70年前:那时私塾先生生活都由学生家长轮流送饭,时称供饭,丹阳也叫值饭。用一个蔑制的专门送饭的工具叫提盒。私塾先生大都迂腐,一般不让妇女来送饭,即使家中没有男人,妇女来送饭时除了不能进学校门,还不准站在校门正中递提盒,只能偏在一旁将拿提盒的手伸进去。解放前,私塾老师都是学生家里轮流供应饭的,学费是很少的,当时有关私塾师生之间的笑话也很多。如:有一天,轮到一个王姓学生家里,王家的家长前一天问私塾先生明天吃点啥?私塾先生回答:“就简单点,买两个变蛋剥剥好了”。这家人家因为从没见过变蛋,家长去买了两个,看到外面包着泥,就拿到河边去洗,好不容易洗干净,一剥开来发现已发黑,气得扔到了河对面。先生来家后就炒了两个鸡蛋当菜,并说,变蛋虽买到,但已发黑,被我气得扔到河对面去了。私塾先生笑笑说,这盘鸡蛋留给你儿子吃吧,你去河对面把变蛋捡回来给我吃就行了。有老人回忆,那时读书,都是读跑学,没有读住宿的。家离学堂近的,中午回家吃饭。远一点的,就带饭到学堂吃。寒天冷冻,师母就把学生带的饭菜集中蒸热,让学生吃上热饭热菜。家境好的,带的饭菜自然好。家境不好的,多为粗米饭、腌菜。丹阳私塾里也流传过一条咸鱼搭半碗饭的故事。也有极少同学中午不带饭,大家吃饭时,就借故到外面玩,直到晚上放学再回家吃饭。那时,学生们就会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家境的贫富,同学之间的差异。据丹阳的老人回忆,小时候,丹阳教育事业落后,群众生活艰苦,要想读书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一斤米价格的钢笔大部分人也买不起。

70年后:光阴似箭,现代再没有“供饭”这一说,但家长和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却不会变。彼时“供饭”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特性,没有强制性却心甘情愿。有些丹阳老人甚至说,如今想给老师做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哪!“供饭”虽不再存在,但后来又有了“谢师宴”一说,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升学季各酒店主推的主要是升学宴、生日宴、师生聚会等服务。在丹延路香草河畔的我市李家大院的升学宴让众多丹阳学子、家长的心意有了表达的途径。李家大院现已推出“你上大学我赠礼,万元豪礼免费送”活动,一桌升学宴酒席最低只需688元。不仅如此,席间还免费赠送JBL音响4只、电子邀请函、大巴接送,还有特价酒水,又有点歌机、15平方高清显示屏,可边吃饭边K歌,让各位宾客可以各展才艺,度过一个难忘的升学典礼。同时,单桌消费688元获干红一瓶,单桌消费满888元赠洋河小海一瓶,宴席消费满3桌送拉杆箱一个、健身周卡一张,宴席消费满5桌送品牌空调被一床、健身周卡一张,满10桌另赠一桌酒席、健身周卡一张。如今正值李家大院7周年店庆之际,充值更有好礼相送。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