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夏粮归仓早 休耕稻田早栽种 秸秆还田全覆盖
高新区高质量打好“三夏”攻坚战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凤 南波
高新区的江苏年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夏收工作结束后,从昨天开始起秧和插秧。
记者 萧也平 摄
正值夏种时节,记者在高新区的田野上看到,广阔的水田里,不时看到一台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在飞速作业,所到之处,一排排宽行、浅栽的秧苗很快“站”在了田间。连日来,该区水稻机插秧工作已在全面展开。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高质量打好“三夏”攻坚战,全区实现了丰产夏粮早归仓,休耕稻田早栽种,秸秆还田全覆盖。预计6月20日左右3万多亩水稻可全部机插完毕。
实施耕地轮作休耕 小麦提前抢收结束
由于我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实施,去年秋种,高新区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据统计,全区农田休耕面积7200亩,小麦实种面积2.5万亩。今春天气较好,苗情转化较快,加上小麦赤霉病防治有力,小麦获得了丰收,从大户收割产量来看,平均亩产在800斤左右。
“收割早、抢种早,是今年高新区夏收夏种工作的特点。”高新区农服中心负责人介绍,从5月下旬以来,高新区就投入数百台(套)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机械投入“三夏”大忙,为夏收夏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芒种到来之际,该区小麦就全部收割结束,随后,翻耕、漫田、机插秧等工作稳步展开。
水稻面积稳定在3.3万亩 优质水稻品种占90%
近年来,随着粮食规模化种植的推进和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以及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辐射带动,高新区水稻机插秧面积和机直播面积有所增加,有效减少了人工直播栽培,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
为推广节地节种、节肥节水、节工节本、生育可控等技术,根据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要求,高新区从早入手,抓好春耕备耕技术培训,大力发展集中育供秧,规范育秧技术流程,广泛应用硬地硬盘微喷灌集中育秧技术,配套机械流水线播种、暗化催芽、智能控水,以及播种摆盘等一体化技术,大幅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素质,培育了整齐一致的标准化壮秧。通过分期分批育秧,切实提高了育秧水平和秧苗素质,为种足种好水稻面积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按照今夏水稻生产布局,高新区水稻面积稳定在3.3万亩左右。为推进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在春耕备耕工作中,该区农业部们积极引导农户不断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优质品种,主推南粳5055、宁粳8号、南粳3908等优质品种,实现了从优质高产向优质食味稻米转变。全区优质水稻品种将占总面积的90%。
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 试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秸秆机械化还田仍然是今年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为此,高新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今夏,高新区突出以还田为重点,继续实行小麦播种田块秸秆还田全覆盖。在面积上,全区夏季还田面积保持在2万亩以上,积极加强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械化收获集成技术、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等,及时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径、秸秆还田机具选择等相关知识的技术培训。在质量上,严格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出台的《丹阳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推进农机与农艺的配套融合,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和还田作业质量。同时,想方设法拓展其利用渠道。
另外,今年高新区还进行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试点。通过引导一些示范家庭农场因地制宜推广“稻——鸭共作”“稻——小龙虾共作”等,全区建立了近200亩规模的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生产绿色、有机稻米,助力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打造地产优质绿色稻米品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