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亟需突破短板

核心提示: 今年新春招聘会过去已有三个月时间。近日,记者在乡村采访时看到,仍然有不少企业的大门前贴着招聘广告。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蒋三妹

今年新春招聘会过去已有三个月时间。近日,记者在乡村采访时看到,仍然有不少企业的大门前贴着招聘广告。有家从事野营睡袋制作的企业开出的工资待遇非常诱人:招聘熟练缝纫工10名,年龄在18至50周岁之间,月工资7000元,食宿免费,缴纳四险,还有年终奖。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招不满10人,企业老板对此颇为伤神。

轻纺行业尤其是服装行业,如今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断档,不少熟练缝纫工逐步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紧缺。一些服装企业开始想方设法地从同行那里抢挖已有的熟练缝纫工。一位服装企业主感叹地告诉记者:“春节长假上班后,厂里一位小组长竟带着六七个缝纫工跳槽了。现在,为了赶订单,我只好四处托人花高价请其他工厂的缝纫工前来临时‘插忙’。”

据珥陵人社中心主任杨水泉介绍,珥陵有大小服装企业三十多家,熟练缝纫工年龄基本上在45至55岁之间,40岁以下的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外来务工人员来丹逐年下降,招工越来越难了。

记者在乡村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元宵节前后,我市各镇(区、街道)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劳动力用工招聘会,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可轻纺行业特别是服装行业,新生代职工断档问题突出,用工青黄不接,年轻的熟练工需求大但数量稀少。前不久,记者参加了珥陵镇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当地参与招聘的企业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服装、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现场求职的农民工大多数年纪在50岁左右。该镇人社中心工作人员在招聘会现场搜集的信息显示:工作条件好、薪酬待遇高、发展空间大等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求职诉求;岗位偏好上,新生代农民工宁愿选择月薪两千元的办公室工作,也不愿选择月薪四五千元的车间工作。“年轻一辈的农民工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肯吃苦。”

杨水泉告诉记者,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上涨,服装消费者对服装质量、款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提档升级。作为轻纺大镇的珥陵镇,针对本镇轻纺企业提档升级的迫切需求和用工难、新生代职工断档的突出问题,加大了服装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深挖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潜力,以形成乡镇服装工匠小集聚。据珥陵镇人社中心统计,自2012年以来,他们已分别在华丝制衣、京珠制衣、捷鹭服装、雅美服饰和佰圣服饰等多家服装企业举办各类服装培训班8次,其中高技能培训6次,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次,其中获得高技能证书500余人。这一举措提升了珥陵服装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传承过程中的自身“造血”功能,有力地服务了当地服装企业的提档升级需求,增强了珥陵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不仅轻纺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短缺,制造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新生代”已成农民工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职业期望值也高,同时技能提升的意愿和创业意识也很强,但其就业稳定性和技能水平却比较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存在的短板,应该创新培训模式,做好与有关企业和技校等的对接,采取多种举措,积极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并鼓励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部分大学生、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参与到培训中。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努力促使其成为“产业工人”。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