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鹏翔 通讯员 李溶
徐双春在查看村里的自来水管网时,清除杂树。
记者 鹏翔 摄
人物素描:徐双春,祈钦村党委书记,退伍军人,曾在部队获四次嘉奖,记三等功2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丹阳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多年被评为丹阳市优秀党员、优秀书记、优秀人大代表;多次被镇江市委、市政府评为“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优秀党组织书记;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十年老支书纪念杯”。
“你看,现在显示的数字是0.45,这说明大部分村民家中是能正常使用自来水的,少数住较高地方村民家中的自来水流量偏小些……”日前,记者随同祈钦村党委书记徐双春来到该村的自来水泵站,他最先关注的就是当天的水压情况。
这是徐双春当村书记26年来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只要是事关村民利益的事情,不管事情大小,他都是最关注的。
祈钦村地处丘陵地带,域内自然村分布小而多,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多年来,这里一直有“三多”现象:文盲多、残疾人多、光棍条子多,还有“两缺”问题:缺水、缺路。因此,村民们常说:“住在祈钦,心中致富的火苗还未升腾就已经熄灭了。”
1993年,徐双春从胡桥印刷厂厂长调任祈钦村书记。从一个有钱的厂子到一个穷村当书记,徐双春想的是:“我是祈钦村的孩子,又是一个退伍军人,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
在村里独自走了一圈,与父老乡亲拉足了家常后,徐双春对村里的贫困面貌有了更多了解,但也找到了脱贫的第一个“突破口”,也就是“找水!”
祈钦村落差很大,海拔从三、四十米到九十多米,村民一直吃水很难,都是喝河水或井水,但是因为农业污染,这些水的安全隐患日益显现。让村民们最愁的是,村里农业灌溉更加缺水,吃饭也是个大问题,所以他们编了个“顺口溜”:“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
面对“水荒”,徐双春横下一条心,决定干类似“愚公移山”的苦活。他自掏腰包,又四处“化缘”,加上村民集资,终于筹齐了建设资金。随后,他带领村民不分昼夜地在满村跑,一个又一个地方地选址,一个塘坝一个塘坝地开挖。即使喊破了嗓子,磨破了手脚,他硬是“扛”住了。三年后,塘坝储水工程竣工,全村农田都有了汩汩的清流,稻穗压弯秸秆,皮肤被风吹日晒得黢黑干裂的徐双春笑得像个孩子。
田里有水了,村民家里却没有自来水。徐双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村民吃上自来水,他绞尽脑汁,跑了许多路子,也遭遇了许多“冷遇”。有一次,他听说沿江四镇要实行长江引水工程,全身像被“通电”一样,拎起自己的破旧包,就兴冲冲地往外跑。在开发区管委会、市建设局、村委会进行了几次“循环跑”后,他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给予的在村里留一个36公分自来水接口的允诺。随即,他又通过“上级争取一点、村委会出资一点、村民自愿拿出一点”的途径,筹集了8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自来水加压站,让村民们喝上了期盼已久的干净自来水。
自来水加压站建起来后,管网维护和减少水损成了徐双春很“上心”的事情。尤其是到每年的夏天,用水高峰,水压增大,难免有时夜间会发生水管爆裂或者渗透等特殊情况。这时,徐双春就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丛棘中,一边忍受着蚊虫叮咬,一边指挥维修。这一切默默地付出,都是因为他担心“村民夏季用水等不及。”直到2016年,自来水加压站按照上级规定,移交给水务集团,徐双春才“丢”下了这件“差事”。
要想快点富,就要多修路。作为村书记,徐双春自然深谙这个道理。他定下每年修一条水泥路的工作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村里就先后修了二十多条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村级公路“组组通”,极大了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状况。有了一条条“致富路”,徐双春还不忘点亮“发展灯”。从去年开始,他筹集资金18万元,实施道路亮化工程,当年村里主干道就安装了60多盏路灯。
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彻底抛掉“穷根”,徐双春带领村干部以集体形式开办了茶厂、印刷厂、锁厂,还把废旧厂房和校舍改造翻新租赁给中小企业,把胡桥变电所工棚拆除新建标准厂房对外出租……由此,祈钦村工业经济开始起步,并渐入佳境。
祈钦村荒山坡地多,植被丰茂。徐双春独具慧心,他秉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新发展理念,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引进有实力的苗木老板,发展苗木产业,并建起了专业合作社。同时,他把生态农业与旅游、餐饮结合起来,引进了一个个农家特色餐饮公司;改造了上湾水库和下湾水库,打造了集水、林、鸟为特色,集休闲、观光、采摘、户外拓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绝佳去处。
如今,祈钦村平均每户每年可有土地租金1600元;300多个60岁以上的老人在村里就可以打工;全村老年人(男65周岁、女60周岁)都参加了意外保险;全村集体收入达到16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0元,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跃居开发区中等以上水平的经济强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