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备考建议

核心提示: 2019年,我市中考化学试题仍将充分依托课标,紧扣教材,并考虑毕业与升学二合一的考试功能,不仅注重“双基”,同时考虑考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学科思想,突出科学探究。临近中考,有哪些备考策略可以帮助考生们提升分数呢?

第九中学 倪杰

纵观近年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命题思路保持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结构和形式稳定、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稳定、考查的解题方法和难度稳定,仅仅是考查的知识点及编排逐年出现了细微变化。2019年,我市中考化学试题仍将充分依托课标,紧扣教材,并考虑毕业与升学二合一的考试功能,不仅注重“双基”,同时考虑考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学科思想,突出科学探究。临近中考,有哪些备考策略可以帮助考生们提升分数呢?

一、回归课本,归类梳理

我市中考化学试题紧扣教材,试题素材大多源于课本、《中考指南》和生产生活实际,整卷基础知识约占75%,充分体现基础性,同时知识点覆盖面广。因此,考前需要复习课本内容并对课本上出现的知识做一个梳理,按单元顺序对每单元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分类。梳理基础知识要注意不同类型知识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获得更好效果。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应该建立“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识线索,而教材实验应该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表达”为框架进行分析、归纳。

二、重构知识,建立体系

复习的过程主要是建立知识的多角度联系和逻辑关系,以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提取,这就需要从建立知识体系的角度着手。除了按单元梳理知识的常规形式外,应特别注意上下册教材知识的重构,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复习时,可在分析近年试题的基础上,选择相关主题进行全教材的知识体系构建。例如: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内容分散在各单元,复习可以“C→CO→CO2→h2CO3→ CaCO3/Na2CO3”为主线结合各物质的生成与反应串起知识体系;又如:气体的制备涉及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内容,复习时可从原理、装置、步骤、净化角度串起主线进行对比分析。

三、专项训练,突破难点

我市中考化学试题在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同时重视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考查考生阅读、识图、归纳、推断、实验分析、表达、计算、创新思维和迁移运用等能力。临近中考,应按照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综合题等题型进行强化训练。例如:通过选择题的专项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能力。单选题力求快速准确,不定项选择题要慎重作答;计算类型题专项训练应注意分别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关系式、差量法和极端假设法等方法,计算写化学式要运用“化合物的化合价之和为零”的基本方法;遇到情景比较新的实验探究题时,首先要静下心来,通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其次抓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环节的相互提示,顺利答题。

四、限时训练,提高效率

在总复习后期,应重视点的复习与套卷的交叉训练,考生还要进行历届镇江市中考试题的模拟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和应试能力。切忌随便拿份模拟试题就练,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会被方向误导。训练时,要自我限时,最好能在70分钟内限时完成一套题目,即使没有整块时间,也要限时完成试卷中的一部分。例如用20分钟完成选择、填空等等,切忌拖延时间。一般高质量的模拟题连续训练6~8套,认真分析总结训练情况,并作出行之有效的跟进策略,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中考提分有最直接的作用。

五、查漏补缺,落实规范

临近中考,要有意识整理保存习题、套卷,归纳、分析错题从而进行弥补是复习任务的重中之重。对待错题的整理,一是要及时寻找错误的原因,从知识上进行弥补;二是要进行错题的积累,训练同类习题,反复纠正。错题复习是最便捷的查漏补缺形式。此外,在最后备考阶段,一定要再次把规范和细节的问题提上复习日程。答题的规范和细节问题,这些都是不经意发生的扣分错误,例如:仪器、药品名称的错别字,把“饱和”写成“饱合”、“光合作用”写成“光和作用”、“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等;还有如元素符号大小写不分大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配平等。

快中考了,意味着考生的学习时间更紧、任务更重,现在不仅是考生毅力、耐力等意志品质的比拼,更是考生学习方法、思维优化组合的关键时期。希望考生们抓紧点滴时间,拼搏到最后一分钟,预祝考生们2019中考取得佳绩。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