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生涯

核心提示: 小时候的我并不常看书,因为寄居浙江姨妈家,而姨妈固执地认为学生只能看课本,不能看“闲书”。

■步坚平

小时候的我并不常看书,因为寄居浙江姨妈家,而姨妈固执地认为学生只能看课本,不能看“闲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西游记》,晚饭后美滋滋地拿出来看,结果被姨妈一把抢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我小小年纪就看这种大部头书,还想不想上学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在学校用零碎时间看书,记得那时看得最多的是《童话大王》和《辽宁青年》,班里有同学订阅,每次来新书,我都死乞白赖地求人家借我看看,有时不惜以帮做值日换取两节课时间的借阅。小学阶段的读书,我读到的是“趣”。

中学我独自一人回丹阳上学,六年时间都住校,有了大把时间看书,我几乎不放过任何一本身边出现的书,那时主要看武侠小说居多,实在没书也会借女同学的言情小说看。少年时代的确是一生中最佳读书时间,那时看的许多书都能清楚记得,特别是经典武侠小说,现在依然如数家珍。好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相反促进了文科学习,高中毕业我如愿考上了军校。中学阶段的读书,我更多地读到了“义”。

工作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几乎不看书,因为每天的军事训练就足够让人困乏。30岁那年,我被选调到总部机关工作,每天就是写材料做方案,经常加班到深夜,更没有读书时间。那段日子,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材料机器,每天琢磨怎么排列文字,把平常的工作拔高,把普通的工作总结出亮点,有时自己都觉得恶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材料高手的秘密。他办公室有许多书,都是我不怎么爱看的经典书,比如《沉思录》《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及一些名人传记。而且,高手有一个习惯,材料憋不出来了就看会书。细聊之下才知道,他每天不管多晚,睡前都会看半小时书。正是这样长期广泛的阅读,开拓了他的视野和思路,也难怪领导经常表扬他的材料有血有肉。此后,我也学着他,每天坚持看经典书,几年后,我的文字功底有了显著提高,转业时已是单位小有名气的笔杆子。这期间的读书,我读到了“博”。

转业到地方后,我看书的时间更充裕了,也许人到中年,生活工作中会反思自己的言行,时常感觉心智的不成熟。经朋友介绍,我加入了一些读书组织,更多地接触《少有人走的路》《正面管教》《人类简史》这类心灵、亲子、社会书籍,也学着在读书组织中分享一些好书,与书友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畅谈生活感悟,心灵境界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人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逐渐触摸到读书的最高境界“爱”。

年过不惑,我总结前半生,是读书引领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成熟了心智。读书,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各有侧重,为娱乐、为学习、为工作,或为心灵,然开卷有益,只要肯静心读书,潜心感悟,躬身践行,必然会收获丰满的人生。

第四届爱·阅读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主办: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丹阳市阅读促进会

承办:丹阳市图书馆

丹阳市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王渊
相关阅读: 生涯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