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余晖将尽,活跃在传统论坛上的用户也越来越少

丹阳的“斑竹”和“大虾”们都去了哪里?

——本地网络社交的回顾与展望

核心提示: 曾经人人争做的论坛版主,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在PC端登录过了;曾经是网络流行语的“斑竹”“大虾”(即版主和大侠),已经有了浓重的年代感。当年的那些网友们都去了哪里?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

本报记者 小汤

曾经人人争做的论坛版主,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在PC端登录过了;曾经是网络流行语的“斑竹”“大虾”(即版主和大侠),已经有了浓重的年代感。当年的那些网友们都去了哪里?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

本地论坛只剩两个功能?

丹阳新闻网的一位老网友曾是摄影版的风云人物。爱好摄影的他在千禧年左右就开始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个紧跟时代的人。“那个时候很多人家里还没有电脑,也不太会上网,可以说我周围这帮朋友都是在我的影响下开始上网的。”那时候的论坛绝对是一个新事物,很多跃跃欲试的人甚至需要别人手把手教学,每个人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斗转星移,这位通过很多努力才当上版主的网友已经有两年没有在论坛发帖了。丹阳新闻网微信群成立后,他的身影再次活跃起来——原来他不是不爱分享了,只是转移了“阵地”。这是网友们集体迁移社交平台的一个缩影。

群里的另一位网友“咸人掌”告诉记者,“H5”“美篇”等多媒体展示方式能让她的作品更好地传播。其实这只是传播形式的一种革新,他们离开论坛的本质原因是网友们都聚到了微信群里,作品的交流自然也转移到微信群里,多媒体展示只是锦上添花。

“微信的出现和流行,让论坛急速衰落,从全盛时期到现在规模不断缩小,这个过程非常快。”资深网友“大麦粥”曾这样说。的确,目前丹阳本地论坛的发帖主要集中在一些杂谈版块,多为生活琐事和各种争端。有人说,现在的本地论坛基本只剩下两个功能:吐槽和维权。这种说法乍听有些极端,但细想不无道理。房产、二手交易等功能性版块发帖量逐年下降,在一些整体流量比较小的论坛,这些版块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了。

我们一般将编辑和记者提供内容的网络时代称为web1.0,而web2.0的内容则由用户提供。2005年到2011年间,丹阳本地网络论坛不仅是网友们日常交流的首选平台,房产交易、二手交易、旅游、相亲、宠物、摄影等功能性版块也十分受欢迎,各家网站线下活动不断。据本报记者统计,2005年丹阳网民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0万左右。现在回头看,这段时间可以被称为本地论坛的“黄金时期”,也是网络社交的“前微信时代”。

 

“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当下的丹阳网民聚集在哪里?

前年,丹阳某楼盘的业主与物业产生了纠纷,如果还是论坛时代,人们会发几个帖子,然后有机会看到的相关人员和“围观群众”就会加入讨论,也就是“盖楼”,而最终是否会出现一个领头人和业主组织来出面解决问题是不太确定的。事实上,当时一位业主迅速从业主群里将有共同诉求的业主拉到了一个小群,共同商讨并派出代表与物业协商。

所谓的“中心”,就是单一的权威声音。当人们不满足于单纯接收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第一次在网络上发言和互动时,“去中心化”就已经开始了。论坛时代,每个账号、版块和兴趣小组形成话题中心;时至今日,网络社群越来越细分,各种爱好者们都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丹阳每个小区几乎都有上文说到的业主群。在那个维权事件中迅速形成的话题中心就是精简的、目的性极强的,这就是“再中心化”。

以微信为主的各种即时通讯软件让人们更快、更精准地找到目标人物和信息,网民们已经聚集到了这一个个不断出现的“中心”周围。

 

展望:本地网络社群的未来

2013年,丹阳新闻网曲阿论坛组织的线下活动

无利不起早,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传统论坛和博客之所以被渐渐遗忘,固然有新兴媒体的因素,但内容的创作者并没有得到物质回报是更加重要的原因。现在,人们越来越认同网络产品的价值,一些软件出现的创作者激励机制正是可以让网络劳动者获得实际收益的一种方式:例如一个视频的点击量可以变现金,运营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主要工作。

本地突发、本地维权、本地房产、本地美食、本地民俗、本地爱好者联盟……这些不断出现的扁平化个性“功能新中心”瞬息万变,但依托的都是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主流社交软件仍会是本地网络社群的发展主阵地。

以前,丹阳本地论坛搞一个线下线上的网友联动,已经是互动的极限,本质还是网站内部的。展望未来,我们期望丹阳的每个网民都可以突破平台壁垒,更方便、更自由地塑造自己的网络身份,创造自己的网络财富,这也必将成为丹阳新型经济的一部分。

扫码关注每日更新的丹阳日报微信

扫码添加管理员加入丹阳新闻网微信群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