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榴英:走过五十年,我很幸福

核心提示: 五十年前,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满怀一腔热血,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我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田野里,种下我们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曾榴英:走过五十年,我很幸福

——记于上海知青下乡五十周年之际

本版撰文 魏郡玉 摄影 萧也平

今年,是上海青年学生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五十年前,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号召,满怀一腔热血,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我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田野里,种下我们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五十年后,我们笑着对自己说:不后悔,我们过得多姿多彩,余生很幸福……

当年,曾榴英和其他上海知青一样在时代的召唤下来到丹阳,对从未接触过的农村生活感到新鲜并且充满热情,在这里,他们接受各种环境的锻炼与考验,用忠诚和理想、青春和执着,给当时的丹阳带来了勃勃生机,丹阳人民亦不曾忘却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

从青葱芳华,到花甲之年。曾榴英从稚嫩美好的18岁迈入了68岁,遥想当年往事,她表示自己的人生有两件最幸福的事:第一是她在22岁那年遇到了大自己十岁的丈夫朱锦瑜,从此,丹阳成了曾榴英第二个家。第二是她从未放弃自己的爱好,并在退休后专心于文艺创作,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他人快乐的源泉。

“我丈夫是一名教师,他特别有才华,什么学科都教过,更是拉的一手好二胡。”曾榴英微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年老了更是能共同探讨文艺创作,每一天的日子都快乐而满足。来到曾榴英家中,记者看到丈夫朱锦瑜正在厨房中忙着准备午饭,围着围裙的朱锦瑜烟火气十足,吃完饭,朱锦瑜拉二胡,曾榴英在一旁伴舞,满满的幸福在二人间流转。

谈及曾榴英的艺术生涯,她打开了话匣子,作为司徒镇广场舞总教练的她常常带着几百人在广场上热闹起舞,在各类赛事上频频拿奖,将司徒镇上的文化娱乐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曾榴英不仅是司徒镇夕阳红艺术团团长,是国家级教练、裁判、指导员,还曾连任两届司徒镇人大代表,如今,曾榴英又多了一个身份——老年大学舞蹈教师。每周三节的舞蹈课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但曾榴英乐在其中,“能把自己对文艺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喜欢它们的人,能把自己半生的经验、知识延续下去,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图为曾榴英和丈夫正在选曲。

责任编辑:周娜
相关阅读: 曾榴英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