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驹
惊悉好友黄崇德于三月十日仙逝,不胜悲切!我与他早期的交往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黄崇德是溧阳人,解放初从农校毕业后,分配到丹阳县人民政府水利建设科工作。科长刘忠庆曾任丹阳副县长及镇江谏壁电厂党委书记;副科长王勇,后调任扬中县副县长;工程师赵林是丹阳水利和建设专家。崇德是该科最年轻的科员,与我同岁,虚龄十八岁。这是六十八年前的事了。
组织上对他很器重,多次选调他离岗深造。学成回丹后,在六十年代那个缺粮的年份,他已是丹阳有名的农业专家,为粮食增产作出了很大贡献。他结合我县农业现状,多次赴海南热带地区,培育、试种双季稻和杂交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平时,他跑遍了丹阳水稻种植乡镇的农田埂头,经常冒着酷暑指导农民培土、育种、下肥、栽插、除病虫害,为丹阳粮食增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次人代会上,他曾被上级组织和我县人代会推荐为丹阳县选举县长时的县长候选人(差额选举)。他是丹阳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第一批专家学者。
我与他初识于水利建设科工作期间。一九五一年,苏南行政公署以“以工代赈”的形式,调拨资金支援丹阳县刚成立的“九曲河疏浚工程指挥部”。水利工程浩大,从九曲河源头、丹阳棉纺织厂门口至界牌的安民乡、安乐乡的宝江口,全长七十二华里,沿途十万民工上河堤。我与他分别同时调到指挥部政治处宣教科工作。宣教对象是十个区(大队)的十万民工,宣传形式是主办《工程通讯》。我们深入各大队、乡(分队)、村(中队)、自然村(小队)采访民工在工地的动态,与各级领导接触沟通后,撰写、编辑出版《工程通讯》。每五天一期,八开纸,双面油印一千份,分发到基层。
他做事认真负责,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整天笑嘻嘻的,待人和蔼可亲,群众关系极好。我们各回原单位工作后,每次见到他,他还是笑嘻嘻的,我俩有说不尽的话。时光不再,这一切的一切,只能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