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市是国家首个县级肺癌筛查地区。为增进市民对肺病的了解,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朱正辉发出“肺腑之言”:
加强肺癌筛查,远离三“霾”畅快呼吸
肺的自述:我掌管着呼吸大事,向全身输送氧气
我怕空气污染,更怕主人烟不离手。我是唯一一个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脏器,汽车尾气、烟尘污染、尘埃扬灰等不经阻拦就能直接进入我的身体。看看现在很多城市雾霾严重,让我压力很大。烟草是我大敌,正常情况下,我是红色的,如果主人吸烟太多,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会附着在我身上,我就会被熏成黑色。长期受到刺激,慢性炎症也会侵袭我。
肺是五脏六腑之华盖
“内蕴其精,外合其气,合此以为呼吸”。
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朱正辉介绍说,肺位于胸腔,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西医所说的肺单纯指肺脏这个器官,中医则不仅指肺脏这个器官,更强调肺的功能。肺居高位,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如果肺的宣发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上逆,表现为咳嗽、咳痰、咳喘等;如果肺的肃降功能不好,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慢性肺系病患者后期会有气喘以及腿部水肿等情况。另外,肺还参与人体的气血运行,如果肺气虚,气血运行无力,就会有瘀血的表现,所以长期肺病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口唇发暗、舌质发紫等。
哪些人群要加强肺癌方面的筛查?
我市是国家首个县级肺癌筛查地区。2017年丹阳前五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市疾控中心首次发布的丹阳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报告也显示,2017年全市30岁至70岁(不含70岁)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为13.07%。
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朱正辉认为,早诊早治对降低肺癌的危害性极为重要。但由于早期肺癌往往没有临床表现,咯血、不停咳嗽等都是晚期症状,要做到“早发现”有较大难度。了解肺癌的高危人群,对实现早诊意义重大。
以下三类人群需要特别提高警惕。第一类是长期吸烟者,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头号杀手”,要拒绝一二三手烟,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连续吸烟20年、每天吸烟20支以上,即医学上常说的吸烟指数(吸烟指数=平均每天吸烟的支数×烟龄)大于400;第二类是从事暴露在毒雾中工作的劳动者,如从业10年以上的交警、厨师、汽车4S店喷漆工人等;第三类是有肺气肿、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
一定要重视肺部结节,不要等到身体不适才匆忙就医,从而错过最好的诊治时间导致遗憾。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癌筛查。过了45岁就应该至少每年到医院查一次肺功能,长期吸烟、接触室内外污染者,应从40岁开始每半年查一次肺功能。低剂量螺旋CT能更准确地对肺癌进行筛查。
常笑宣肺,远离三“霾”
肺部肿瘤发病率升高,临床上出现了更多的中青年患者。这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相关,与医学检查水平和干预措施的提升也有一定关系。
朱正辉还建议市民,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忌积劳成疾,远离室外雾霾、室内烟霾和内心阴霾三“霾”。任何癌症都与性格有一定的潜在联系,那些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与人交流、总爱生闷气的人,更容易因免疫功能的下降,使癌症有可乘之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养肺的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可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肺部的损害。
中医院肺病科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积极开展冬病夏治,开展的“呼吸锻炼操”,也颇受市民欢迎。
警惕身边结核病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死于“痨病”的林黛玉惋惜不已。那么,“痨病”具体是什么病?
中医院肺病科主任朱正辉介绍,痨病,就是结核病。在文学作品中,林黛玉,是结核病。现实生活中,李嘉诚14岁初患结核病,18岁复发;屠呦呦在16岁那年,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中止学业……结核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当肺部感染这种细菌时,就是我们俗称的“痨病”,也叫肺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出席2019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期间,我市中医院等也开展了广泛宣传活动。
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