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
1948年12月吴俊发在丹阳留影
1947年正则艺专师生合影(第二排坐者左十为吕凤子,第二排坐者左一为吴俊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吴俊发就读于丹阳正则艺专,是班上高材生之一。他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各科都创佳绩,尤以木刻和水墨画成绩斐然。
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祖国的山山水水、农家田园、劳动人民和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表现的自然风光壮丽瞩目,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敬仰。
他的作品中有一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反映了沙俄时代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是一幅爱憎分明的杰作,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从此,吴俊发声名鹊起,而他却不骄不躁,仍潜心学习和创作。
吴俊发在正则艺专学习的时候正值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但生活上朴实无华,为人诚实可亲,真是德才兼备,是校园的佼佼者,同学们的好榜样。
为了勤工俭学,他受聘于丹阳简易师范任美术老师。他尽力尽职,教学成绩显著。
他讲授图画课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每堂课都突出一个主题,讲理论说技艺,边讲边板书要点并画图演示。讲、书、画三位一体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一堂课结束,黑板上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同学们都深深地感到受益匪浅。
除传授绘画技能之外,他对木刻、泥塑、剪纸、金石、木工等也进行了讲述和示范。虽说毕竟不是艺术专科学校,受设备和师范学校的要求所限,只需讲一些有关知识和一般的操作方法即可,不必深入地研究和制作,但吴俊发却尽其所能,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不负众望。
对于学习工作中常用的美术字制作,他的主张是统一中求变化。根据这一宗旨,他通过不断示范,同学们都有一定的长进。
在师范任教期间,同学们常向吴俊发请教绘画技能,一起琢磨,一起切磋。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传授,不愧是同学的良师益友。
同学们在他的热忱教导下,绘画技能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走到工作岗位之后,从事美术教学驾轻就熟,从心底感恩不尽。
吴俊发一生事业有成,功勋卓著,感人事迹如满天繁星。我离开师范学校已经七十多年了,所写的仅是吴俊发大师的一些点滴。他勤学苦练、忠于职守、宽厚待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人物简介
吴俊发(1927—2019),原名翁元法,江西广丰人。1943年开始从事木刻创作活动,1947年为丹阳《正报》主编《诗与木刻》《九月》等副刊。1948年毕业于江苏丹阳正则艺专,同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版画家协会会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先后选送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作品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前苏联东方博物馆、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的一些美术机构和博物馆收藏。同时获得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优秀作品奖、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日本财团法人三江会馆版画特别贡献金奖。
2019年2月25日8时30分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