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尝试把西瓜吊起来种植后,新型职业农民史杨平现又进行草莓生产的“初体验”,他说:
“农民是个充满魅力的职业!”
本报记者 姚磊
在杨平家庭农场的草莓棚里,颗颗“粉雕玉琢”的小草莓长得正旺,不时从疏密相间的嫩叶中探出脑袋,好不可爱。农场主史杨平笑着说,这是他第一年尝试种草莓,效果还算不错,倘若没有年初那阵子连续的阴雨天,草莓的长势和卖相会更好。
史杨平是延陵镇延星村人,虽然年仅三十出头,却已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资深尝试者了。“我也种稻麦,但是相比传统粮食种植这种‘一枝独秀’的发展模式,我更看好现在的‘多点开花’,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只要是能想到的,我都愿意主动去尝试。去年我把西瓜吊起来种,光是形式就很夺人眼球,这在无形之间也为西瓜增添了不少观赏价值,最终的收益令人满意。我想,这也许正说明了大家对这种农业模式的认可。”
草莓是史杨平第一年尝试种植,抱着浅尝辄止的心态,他仅仅搭建了3个大棚,占地面积约4亩。“草莓种植技术是我参与农业农村局举办的相关培训后加上自己大胆摸索得出的,现在只能说是尝试阶段,所以种得不多。这些果子自元旦上市以来,收获了一茬又一茬,现在仍迸发着旺盛的生长力。我估摸着至少也得到清明节左右,它们才会慢慢下市。”史杨平介绍道。
记者在史杨平的草莓棚里看到,颗颗小草莓宛如繁星般点缀着一垄一垄的草莓地,这些小巧精致的果子虽不如超市里见到的那般大、那般色泽鲜红,却有另一番“野性”。史杨平说:“这些草莓完全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真正的天然无公害。前一段时间下了太多的雨,对这些草莓的长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它们个头不大,色泽也比较淡,但是颗颗圆润,味道清甜爽口,肉嫩汁浓,口感绝对比超市里卖的那些要好得多。”史杨平透露,很多个头大、价格低的草莓会在生长过程中使用膨大剂,虽然它们个头大,但是肉质发白,口感方面和自己的草莓相去甚远,更别说对人体是否有害了。
“年前那段时间的草莓价格在每斤25元左右,往往刚出棚就被抢购一空。那段时间无论是生态采摘还是微信销售都异常火爆,现在过了销售旺季,差不多只卖10元/斤了。”史杨平说,由于草莓还没下市,利润方面还没有进行计算,但是他心里早已经有了底。“我觉得我在草莓方面的尝试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史杨平笑呵呵地说道。
“今年,我依然种了不少西瓜,葡萄、西红柿也有所涉及。我认为农业是个富有生命力的产业,‘百花齐放’才是它应有的姿态;农民是个充满魅力的职业,在尝试转型获得成功后会有相当大的成就感。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踏足这一行,摒弃传统观念,用心感受农业,感受生命的魅力!”史杨平呼吁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