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互联网+护理服务”即将来临

核心提示: 根据要求,试点的服务对象以高龄或失能老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为重点,主要聚焦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

本报记者 魏裕隆

一周看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2019年2月至12月。根据要求,试点的服务对象以高龄或失能老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为重点,主要聚焦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

市卫健委:等待相关政策方案积极跟进

近日,记者就我市老年人十分关心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简称“网约护士”)相关政策,向卫健委进行了咨询。卫健委医政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江苏省作为“网约护士”试点,他们也是最近从网络上了解到的,目前还没有接到省卫健委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果确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他们将严格按照我省方案的相关要求,来积极推进相关试点工作。

据介绍,“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方案》中明确表示,护士不得以个人身份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而是要与互联网企业和医疗机构合作,在划定的服务项目和范围内上门护理服务。这意味着,护士个人擅自上门服务,属于脱离注册执业地点执业,有非法嫌疑。卫健委医政科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情况一旦接到群众投诉和举报,将根据相关条例进行查处。

我市老年人盼望护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登记的失能老年人有35人,半失能老年人有164人,他们对上门护理服务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对于网络预约护士上门服务,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呢?

“我们老两口属于失独家庭,年龄都在80岁以上,行动不便,上趟医院非常不容易,盼望有医务人员上门护理的服务。”家住阜阳三村的朱孝华老人说,2017年,他因患淋巴瘤,做了6次化疗,现在双脚肿大,行动困难,到医院治疗一次非常吃力。老伴王玉仙82岁,因左脚骨折,一直在床上休养,两位老人靠外甥女来照顾。外甥女桂女士说,两位老人现在的状况根本不能出门,如果自己因为有事外出或是身体不适,很担心二老无人照顾,会出现意外。听说“网约护士”将在江苏省试点,她非常期盼。“希望在丹阳早日出现上门护士,这是一对一的服务,能省去了我们背着老人上医院挂号排队等就诊的麻烦。”她表示,一人服侍两位老人,真有些力不从心。

现在,很多出生在80年代的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已经进入老年,“四二一”的家庭结构(4位老人2名年轻夫妇1个孩子)日益普遍。4位老人如何养老,尤其是疾病看护、照料等,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独生子女们大多已经或者准备成立自己的家庭,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子女就将承担照顾子女和照料父母的双重负担。父母一旦进入老年阶段,其各方面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尤其是身体出现问题,就需要子女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特别是子女在外地、甚至在国外工作的,身边无子女照顾以及类似朱孝华这样的老人,都非常盼望有医务人员上门护理的服务。

试点需探索

目前,我市有护理院、日间照料中心、“互联网+养老院”即“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线上服务主要是由居家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借助智能设备即时为老人提供包括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第三方转介、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线下服务则由指挥中心根据老人需求派出助老员进行入户服务,包括助洁、助餐、精神慰藉等。除了继续增加专业的护士队伍培养和人才供给外,“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出台,希望能为专业护理团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其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