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解放日报》在丹阳筹备创刊

核心提示: 这是一排看起来很破旧的老房子,与周边新房相比,显得是那么老态龙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上海《解放日报》的重要源头。

本报记者 殷显春 史惠铭

荆林村老干部王木锁向《解放日报》采访人员介绍新闻大队入驻王氏宗祠的历史

记者 殷显春 摄

王氏宗祠已被公布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荆村桥保存完好

这是一排看起来很破旧的老房子,与周边新房相比,显得是那么老态龙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上海《解放日报》的重要源头。1949年4~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大队入驻此地,开始筹备《解放日报》创刊工作,直到5月26日才离开丹阳赴上海接管申报馆。5月28日,《解放日报》创刊,其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就是在丹阳期间创作的。今年恰逢上海《解放日报》创刊70周年,2月14日,《解放日报》派出一支采访队伍专程来我市开发区荆林村,寻访解放军新闻大队当年战斗过的旧址,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群英会丹阳,解放军新闻大队入驻荆村桥

时光回到70年前的春天,1949年4月21日,随着毛泽东和朱德发布的“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同日,丹阳宣告解放。4月24日,按照中共中央给华东局关于上海、南京党报命名的批复,中共中央华东局兼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命名为《解放日报》,并沿用毛泽东题写的延安《解放日报》的报头。

渡江战役胜利后,丹阳成为我军解放上海的指挥枢纽,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来到丹阳,运筹帷幄指挥了上海解放战役和接管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丹阳会聚了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其中中共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其中,丹阳总前委、三野司令部、华东财经委等机构入驻丹阳城区,由华东局组建的新闻大队在位于丹阳城北的荆村桥驻扎,由恽逸群带队投入紧张的学习,熟悉党的城市工作政策、新闻出版事业整顿管理政策等。与此同时,刚刚完成接管北平国民党新闻机构的著名新闻人范长江、魏克明等一批新闻干部也奉命南下,与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在丹阳荆村桥会合,迅速开展《解放日报》的组建及其创刊工作。

范长江、恽逸群运筹帷幄《解放日报》创刊

丹阳荆村桥,一个很不起眼的江南村落,此时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儿”。新闻大队随解放大军南下在此集中,确定了《解放日报》编辑部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名单,成立了编辑部、采访部和社会服务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筹备对上海申报馆实行军管,新闻大队对申报馆也做了详细调查研究和分析。

入夜,荆村桥村王家祠堂的窗户透着微弱的煤油灯光,范长江、恽逸群彻夜不眠,《解放日报》的办报方针、内容、版式,包括组织构架、人员安排,一一准备就绪。其中,《解放日报》创刊号的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等内容就是在这里起草完成的。

进城在即,范长江对每一项工作和环节都亲自策划与仔细安排。他对制版印刷环节提出了三项任务:一是要求制作毛泽东书写的延安“解放日报”锌板报头;二是提前印刷解放日报的发行宣传广告;三是刻印解放日报社印章和“钤记”。他还特别关照前去接受任务的同志:虽然决定接管申报馆,但考虑到上海还未解放,为了能在进城后第一时间出报,相应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完成,一定要确保上海解放后第一时间能让上海人民看到党的报纸,了解党的路线方针。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5月26日,上海绝大部分地区宣告解放。当天,范长江、恽逸群率领新闻大队迅速出发,从丹阳乘火车到达上海近郊南翔。那天,上海大雨滂沱。地下党组织了一批公共汽车前往接应。深夜,新闻大队宿营位于徐家汇的交通大学,课桌为床,度过了进入大上海的第一夜。

5月27日,雨过天晴。大上海已是一片欢腾的海洋,市民们纷纷涌向街头,迎接解放军入城。上午,载着新闻大队的车辆穿过喜庆的人群,在汉口路309号大楼前停下,原申报馆的工人、职员和先期进入申报馆的中共地下党员,欢欣鼓舞,迎接南下干部。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特派员恽逸群向全体员工宣布上海军管会命令:由南下新闻大队接管申报馆,出版华东局暨上海市委机关报,中央定名为《解放日报》。恽逸群同时宣布,市文管会文委会副主任范长江为《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恽逸群为副社长、副总编辑。

经过紧张筹备,5月28日上午八时,十万份《解放日报》创刊号印刷出版。“上海解放啦!”“大家来看《解放日报》!”清脆的报童卖报声穿越着大上海大街小巷。10点不到,陈毅市长的秘书朱青给解放日报总编室来电,传达陈毅市长的表扬:“同志们辛苦了!我们很高兴在市政府看到《解放日报》了”。

追溯源头,《解放日报》多次来丹寻“根”

时隔多年,《解放日报》在丹阳筹备创刊的历史早已鲜为人知。但当年在丹阳战斗过的新闻大队老同志们不会忘记,《解放日报》社也没有忘记。1998年3月31日,《解放日报》部分老编委来到荆村桥寻访故地,感慨万千。他们的到来,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1999年5月,市政府将荆村桥王氏宗祠作为解放日报社旧址加以保护,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9月27日,解放日报社又派专人到荆村桥寻访当年新闻大队进驻王氏宗祠的见证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和上海解放70周年,也是《解放日报》创刊70周年,解放日报社再次派出视觉中心主任张陌为首的采访团队,前来荆村桥自然村采访,为拍摄《解放日报》创刊70周年纪录片做准备。此行受到了荆林村党委书记胡佳平和原荆村桥村书记王木锁的热情接待。王木锁告诉记者,王氏宗祠原有3进15间,当年新闻大队入驻时,前厅为会议室、餐厅,中厅为各科室办公室兼宿舍。当时,以范长江为首的新闻战线同志们在此晚上点煤油灯、睡地铺,用水、洗衣服都要向老百姓借扁担、水桶到老九曲河去挑水。虽然条件艰苦,但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驻地老百姓秋毫无犯,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放日报社原总编办主任盛晓虹2017年曾来丹阳寻访过旧址,他告诉记者,当年新闻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解放日报》首任编委丁柯尚健在,如今已90多岁高龄,对新闻大队在丹阳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

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如今的红色遗迹王氏宗祠早已破旧不堪、面目全非,被临时用做厂房。对此,无论是前来寻访的解放日报社人士,还是当地群众,都很希望未来能够修缮王氏宗祠,把70年前那段载入史册的波澜壮阔岁月,通过文物遗迹进行展示,发挥其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老房子真正“活”起来。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