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增收早谋划

核心提示: 人勤春来早 增收早谋划 ——乡村专业大户谈新春愿景 本报记者 须俊 郡玉 栽培户吴绍琴正在采摘草莓。 记者 萧也平 摄 人勤春来早。新春伊始,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不断增多。新的一年,专业大户都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如何早早谋划一年的增收路子?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我市部分农业生产大户、农家乐经营户等,听听来自田间地头的声音。

人勤春来早 增收早谋划

——乡村专业大户谈新春愿景

本报记者 须俊 郡玉

栽培户吴绍琴正在采摘草莓。

记者 萧也平 摄

人勤春来早。新春伊始,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不断增多。新的一年,专业大户都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如何早早谋划一年的增收路子?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我市部分农业生产大户、农家乐经营户等,听听来自田间地头的声音。

做优“生态大餐”,拉长特色产业链

新春之际,走进位于241省道旁挂满红灯笼的的一家农庄,里面装扮一新,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一块别具农家庄园韵味的特色招牌和欢度新春的喜庆横幅挂在路边,醒目地迎接着客人的到来。

“从农历腊月二十以来,我们农庄订年夜饭和春节用餐的电话不断,为给乡亲们献上‘生态大餐’,我们推出了888元、1088元和1388元三种价格的农家风味特色菜肴,从除夕至今共安排了100多桌,其中年夜饭就达20多桌。”农庄总经理眭蓓蕾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不仅有当地和周边村民预定,而且不少城里市民也来此合家欢聚庆新年。在提供特色服务的同时,他们还联合农场等单位推出了蔬菜礼盒草鸡、有机大米、菜油等土特产,很受客人欢迎,尤其是农家草鸡蛋、鸭蛋和鹿茸酒等产品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田园休闲旅游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的喜爱,大家带着家人来农庄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拥抱。”“你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味道吗?那时候农家的特色菜肴和禽肉,香味传出老远,馋得人直流口水。”在农庄服务人员的指引下,记者在餐厅内看到,在火红的中国结映衬下,一台老式碾米风箱格外引人注目,旁边则摆放了南瓜、花生、芋头、泡菜以及老鹅、香肠等特色农家产品,寓意“五谷丰登,欢庆丰年”。“我们提供给客人的土特产,无论是种的蔬果还是养殖的畜禽产品,全部采用无公害种养方式管理,绝不添加任何激素,保证健康安全,出产的绿色农产品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好东西。比如老鹅、草鸡、土鸭是在林地间和野外散养、自由生长的,这些禽产品吃起来有嚼劲、特别香,会让你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眭蓓蕾告诉记者,2019年元旦过后,农庄就热火朝天地为就餐的客人准备包括鸡蛋、鸭蛋、老鹅、乌豇豆、赤豆、芝麻等土特产作为年货,每一样产品都保证健康无公害,可谓是具有浓郁乡土味、最安全的‘生态大餐’。”她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广受关注,我们通过旗下的合作社和基地严把质量关,靠品质做大做强现代休闲农业文章,拉长了特色产业链。

谈起新一年的发展,眭蓓蕾介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准备打造花海长廊,并将其作为户外婚礼基地,同时,要规划设计元素,增加儿童体验的沙滩区域,吸引更多孩童玩乐,使之成为农庄休闲农业及民宿经营的重点,为乡村振兴助力。

拓展优质稻基地,对接市场发展“订单粮”

大年初八,乡村的鞭炮声和农家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透着浓浓年味。在开发区前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农场主魏国良已与周边大户谈妥了合作事宜,准备在自身100余亩水稻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150亩作为他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他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勤才能地不懒。对接市场发展订单粮,靠品质取胜大市场是我的‘种粮经’。”

49岁的魏国良是前马陵村农民。2014年,他流转承包了当地高低不平的80多亩岗坡田,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农田综合整治,使得这方丘陵岗地变成了标准农田,而经过平整后的43块田块,总面积也增加到100余亩。去年,魏国良种植的无公害水稻南粳46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当一些种粮大户在秋收期间为稻谷价格偏低、销售犯愁之际,他加工的稻米却全部被珠海、深圳、澳门和浙江台州等地客商销售一空,订单批发价每公斤6元多。“去年我水稻的总收入扣除各项成本,每亩纯收入能超700元,比单纯卖稻谷原料的利润附加值高多啦!”

谈起如何对接市场发展“订单粮”,魏国良告诉记者,这几年市场稻谷价格低迷,他对此不等不靠,主动对接市场,与远在珠海可口可乐公司工作的弟弟取得联系,将加工的优质新米,特地做成小礼盒发到弟弟的单位,让其同事和客商尝尝丹阳新米,结果反响很好,一些澳门客商品尝后也赞赏有加,找到魏国良要求采购他的优质大米。就这样,他一步步打开了稻米的销路,优良的品质也为他带来了订单。

如今,尝到了甜头的魏国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优质农产品供给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让优质农产品卖出优质价。他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已为自己的稻米注册了‘前马陵味稻’商标。今后,小丫家庭农场将做大做强优质稻米及其他农产品销售。同时,更好地带动周边的种粮大户,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销售,让更多地产优质稻米打入珠海、澳门等地市场,为消费者餐桌提供更多的优质放心粮。”

扩大种植规模,让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今年春节天气比较冷,导致平菇生长速度慢,我每天都要给它们浇水,把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大年初五,记者走进位于云阳街道大圣村的平菇种植大棚,一个个平菇整齐地排列着,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栽培户陈军飞正在忙着采收平菇。

陈军飞和妻子吴绍琴老家在徐州,在我市种植平菇已经有十来年了,夫妻俩从小规模开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凭着这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夫妻两人的平菇种植面积已经拓展到了7个大棚,而且每个大棚中大约有8000个菌包。上万的菌包数量使得每天的平菇采摘数量能达到400-500斤,“这还是在春节期间,天气原因导致平菇生长速度慢,放在平时,每天的采摘数量还要更多呢!”提起平菇,吴绍琴笑容满面。

据她介绍,每天下午,夫妻两人一起在棚里劳作,采摘新鲜的平菇,凌晨两点,在大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就出发了,去往市区的南门蔬菜批发市场,进行平菇的批发交易。“今年批发价格相较于往年低了很多,往年的春节可以卖到7元/斤,今年只有5元/斤,低了两元,但有涨就有跌,都非常正常。”吴绍琴十分乐观,她告诉记者,今年还打算扩展平菇的种植规模,让小平菇撑起“致富伞”,并且已经流转了10亩土地,计划用于葡萄等果品的种植,通过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让生产生活更加红火。

责任编辑:周娜
相关阅读: 人勤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