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我们回来了!”

核心提示: 50余年前,伴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潮,一批来自常州、镇江等地的知青来到当时的丹阳县河阳公社前马陵大队插队,与村民相知相遇,将青春热血洒满农村广阔天地。在回城40多年后,他们又相约回到第二故乡,重温当年岁月,共叙乡情友情,真切感受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本版撰文 蒋须俊 本版摄影 眭一正

50余年前,伴随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潮,一批来自常州、镇江等地的知青来到当时的丹阳县河阳公社前马陵大队插队,与村民相知相遇,将青春热血洒满农村广阔天地。在回城40多年后,他们又相约回到第二故乡,重温当年岁月,共叙乡情友情,真切感受新时代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5月29日,前马陵村鼓乐阵阵、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村口的“热烈欢迎知青观临第二故乡”的大红横幅格外引人注目。上午九时,村老年协会和爱心基金会组织村民夹道欢迎,18位知青踏上魂牵梦绕的土地,见到了多年不见的乡亲,一个个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笑容与激动溢满脸上和心头。

1964年,第一批常州知识青年满怀豪情,背起行囊来到前马陵村插队落户,4年后,又有镇江等地知青相继来到该村插队。从1974年开始,知青们陆续回城。40多年后,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在村老年活动中心,“前马之音”乐队表演了合奏曲,老支书魏兴昌,前马陵村老年协会会长、当年的大队副书记魏金连和现任村委会领导,分别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情况。随后,知青们和当年的乡亲们一起拉家常、叙旧情,并走访看望了曾经的老房东以及好兄弟、好朋友等,昔日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他们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

72岁的周美伦是在前马陵村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我在这里一待就是14年,前4年与乡亲一起劳动,后来在村里担任了10年教师,直到1978年才调回常州。”目睹如今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住地为第二故乡点赞:“过去前马陵是个穷村,现在村里楼房林立,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还建起了高标准球场和绿化带,真是旧貌换新颜啊!”

“这就是我们常州知青曾经住过的房子。”“那里是镇江知青住过的地方。”……老知青刘承祖看到当年的老楼还在,激动不已。他说,当年插队时他21岁,这个楼上住有他们常州5个知青。由于自己擅长吹笛子和绘画,村上一些小年轻业余时间还缠着他学,他为此还带了2个徒弟呢。回忆往事,刘承祖还清楚记得后面有村民家突发火灾,他和众知青奋不顾身一起帮助救火的场景。

1968年插队落户前马陵的王永玖指着一堵墙角告诉记者,这是生产队当时盖的两间新房子,虽然已经看不到曾经的房子,但仍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样子:外面砌的是青砖,上面盖的为大瓦,前屋有一个大灶,灶后堆放了柴草,后面则是他们当年4个镇江知青住的房间。另一位叫徐丽燕的知青介绍,当年插队之所以选择前马陵,就是考虑到丹阳西门一代乡村最苦,他们下乡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这里,知青们洒下了青春和汗水,也收获了爱情和亲情,最后有6对知情结为夫妻。

“我们那时还是刚出校门的青年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插秧、不会犁地。在乡亲们的关心帮助下,大家一切从头开始,逐渐学会了农村生活和劳动技能。”77岁的常州知青陈汉超说,在与乡亲们的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中,大家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情谊。插队参加劳动几个月,他便先后担任生产队会计、大队团支书、公社农技推广站站长、县农业局技术员。知青毛启达、张曙等说起参加民兵营集训、送公粮、打井用以储藏猪肉以及1971年参与抗洪排涝,傍晚乘船到水湖村为受灾群众送饭送物资等往事,无不感慨万千,这些也都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下午,知青们参观了华都生态园、香海琴枫浪漫庄园。看到了当年劳动过的土地,已建成为生态观光休闲基地,他们对前马陵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倍感振奋。谈起下乡插队经受的锤炼和收获,知青们再次表达了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大家表示:能把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青春年华,留在广阔农村、留在前马陵村,这是自己人生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段历程终身难忘。

临行前,知青们为前马陵爱心基金会献上了自己一份浓浓的爱心,同时,还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今后要常回家看看,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推动第二故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第二故乡,我们回来了!

知青们在村口合影留念。

知青老照片

看一看老照片,重温当年记忆。

知青们和村民一起聊天

这里有我留下的记忆

村老年乐队“前马之音”正在表演。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