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姜凌燕
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国营肉店和如今的国营肉店丹食肉庄门店。
往事:著名写家周竹生在题为《买肉》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四十年前丹阳人在国营肉店买肉的场景:“五味不全的时代,肉的味道最香,肉是最紧俏的食品。在当时,要吃肉,要凭票;要吃肉,要起早;要吃肉,要排队。为了能在第二天吃上肉,有的人在当天晚上就开始了早早行动。于是晚上几十个篮子已经紧挨着店门板排起了队伍,向三丈来宽的街中心延伸。一夜过来,破篮子甚至是一块砖头排起来的队伍不散不乱,没有一个人会来改变顺序。第二天一大早,篮子砖头的主人对号入座,丝毫不差。多少年来,这个潜规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遵守。”农村作者龚小勤则描绘道,“那时要想吃肉难上加难。一年到头父母也舍不得买点肉,除非过年过节、家中来客,桌子上才能见到肉。童年时天天盼着过年过节,天天盼着家中有客来,天天来就天天有肉吃,想得美极了。我盼客来,又盼客快走,为啥?原因是客来只吃一顿,他走了,剩下的都归我吃。”在当年,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时能多吃几块红烧肉、几个斩肉是许多人难忘的记忆。
近闻:现如今,猪肉除了价格涨了几十倍,数量多了几百倍,各种肉店、卤菜店遍布城里集镇,大街小巷,超市卖场和农贸市场。市食品总公司作为市政府唯一授权丹阳地区进行生猪定点屠宰的企业,每年屠宰生猪20多万头。据了解,丹阳城乡目前有猪肉经营门店、摊位约一千多家。吃肉不但是人人可得的寻常消费,而且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因没有胃口、三高等健康原因,只能少吃。但猪肉消费在政府菜篮子工程中的位置仍无法撼动。为满足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的需求,从2016年起,市食品总公司国营直销肉店“丹食肉庄”强势回归,国营肉店又回到了老百姓的身边,老百姓又多了一份选择。目前市食品总公司“丹食肉庄”在丹阳城乡已有千家乐、开发区新欣市场等4家门店。丹食肉庄的肉都是当天屠宰的猪肉,并由冷链车直接送往门店进行销售,保证送到门店的肉都是安全、卫生、新鲜的。并开展充值打折、积分兑换、每周特价等活动,又将国家知名名牌——恒都牛肉引入“丹食肉庄”。如今的许多家庭都注重营养的均衡,把吃猪肉与吃牛肉、鸡鸭鱼虾放在同等位置。品种上,瘦肉猪、散养猪等肉产品也逐步进入市场,比如江苏绿岸农业的榭根香土黑猪肉几年前就落地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