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斌
香糯和乌糯(照片由吕城姜爱芬种田大户提供)
青蒿草
“进贡朝廷有‘三宝’,香糯时里青蒿草。”这就是吕城地区的特产,清光绪丹阳县志中有记载。
香糯
香糯是作为绍兴酿酒的上等米,亦名酒米。古代有“酒米出三阳,丹阳最为良”之说。特别还有乌糯米,色红黑而粘香,更是珍贵。
吕城作为丹阳的东乡,土壤属孟河平原和洮滆平原两大板块,而占大部分的洮滆平原土壤是黄粘土,是水稻生长的最佳土壤,因此盛产优质稻米。
清代吕城镇上的粮食行出现“日粜万石粮,夜收百斗金”的交易盛况。道光年间吕城进士黄之晋在《吕城杂咏》中一首诗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愿越人休酿酒,故乡谷足十年需。”下面的注解是“酒米售绍兴客较他处尤多。”意思是说绍兴米商来吕城买去的酒米酿出米酒,以后不要再运到吕城来卖了,因为吕城人家,家家藏有酒米,户户自酿米酒。可见吕城出产的香糯米负有盛名。
吕城集镇东南八里之遥,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前糯稻庄,一个叫后糯稻庄,这两个村庄因以前盛产糯稻而得名。后因“糯稻”两字笔划繁琐而写成现在的“罗道”。2012年笔者前去采访,还拍摄到村民种的成片乌糯稻。
时里白
时里白是一种优质的白鱼,肉质特别鲜嫩。黄之晋的《吕城杂咏》一首诗后三句说到“入市鱼虾闸口良,风味最怜时里白,秋风未起早思乡。”诗后注解是“闸下产白鱼,长尺许,五六月出,俗呼时里白”。
笔者在解放初期,每年农历五六月份在老泰定桥上目睹渔民撒网捕时里白的场景,真是场面悦目。运河吕城段泰定桥西有座有名的双龙闸,河水流经闸口处水流湍急,再流经泰定桥堍下,流速又加快,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这种优质白鱼在农历五六月份从长江游来成群逆流而上、戏水产卵的最佳地域。届时几十叶小舟在泰定桥下的运河中来回穿梭。小舟的前面是渔民丈夫手提撒网,舟后渔民的妻子是一流的摇橹驾舟能手,将小舟逆流而上,摇至近闸墩湍急的水流处,丈夫船头撒下大网,然后随波往东漂流,过了泰定桥下开始收网,顿时拉起的渔网中银鳞跳动闪耀。在顺流漂舟中夫妻俩将网中的多条白鱼收入鱼篓,然后重新整舟而上。几十条小舟在泰定桥下的运河中穿梭捕鱼的场景,引来桥上两侧挤满了观看的人群。
清代,这种味美鲜嫩的时里白成了吕城地区进贡朝廷的又一宝物。可惜1958年人工开凿大运河,闸墩被挖,古泰定桥被拆,时里白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享受了。
青蒿
青蒿,一年生草本药材。药草中的青蒿素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具有高效、低毒、快速、用法简便的优点。在疟疾传染病出现的宫廷或民间,只要用青蒿鲜草单味捣汁饮服即可治愈。
朝廷为什么要选吕城的青蒿草?这当然是由他们使用后的疗效而决定的。这就与吕城闸墩生长青蒿草的地理环境有关。
吕城双龙闸是运河中泰定桥西200多米的一座闸墩,建于清代道光十六年(1836)。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发大水时湍急的运河水流对泰定桥两侧桥墩的冲击。同时,运河地势西高东低,也是枯水时段丹阳东门运河中蓄水的需要。平时运河水,流至闸墩冲撞后分成南北两个支流,犹如两条游龙流过闸墩,故谓双龙闸。闸墩就是指两条水流中间的一大片土墩,平时很少有人上墩,闸墩上天然生长的青蒿草,有运河水流的滋润,再加上碰撞飞溅水珠形成的雾气孕化,这里的野生青蒿生长茂密茁壮,成为清代朝廷官家草药的首选,便成了吕城的又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