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年味⑤】过大年打糍粑,黏住了亲情与友情

核心提示: 春节越来越近,皇塘镇蒋墅青龙村杨建新家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一袋袋糯米经杨建新和爱人钱存英的加工制作,成了一块块糍粑,充实着村民们的年味……

杨建新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蒋墅糍粑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块糍粑对于他来说,既是童年的回忆,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味”——

过大年打糍粑,黏住了亲情与友情

图为杨建新和妻子以及村民在打糍粑。记者 李潇 摄

春节越来越近,皇塘镇蒋墅青龙村杨建新家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一袋袋糯米经杨建新和爱人钱存英的加工制作,成了一块块糍粑,充实着村民们的年味……

1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杨建新家的小作坊,他和爱人正忙着分割做好的一整块糍粑,房间内香气扑鼻。“糍粑得切成方方正正的,这样送人才体面。小小糍粑,或炸、或煮、或蒸,味道可口,老人小孩都喜欢吃,不过做糍粑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杨建新一边忙碌着,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糍粑的制作步骤是:先精选糯米,然后泡米、淘米、晾米、蒸米、捣米,最后打揉糍粑再挤压定形……不同的人做糍粑的方法都不一样,就像我做糍粑,泡米的过程需要十二个小时,很多人只泡两三个小时,甚至更短,那样泡出来的米,粘性会不足。”杨建新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蒋墅糍粑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因为他从长辈那儿学得这门手艺时把握住了要领,从而能保持口味不变。“打糍粑的过程需要灵活掌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领悟的。所以,当有人问我打糍粑的过程时,我即便详细地、一步一步地告诉对方,但他们做出来的味道和口感还是不尽人意。”

杨建新打糍粑今年已经是第22个年头了,从他结婚那一年起,他就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打糍粑的活儿,一直坚持至今。从杨建新的话语中,记者感受到,他对于打糍粑这件事很认真,而且喜欢钻研总结。“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了,就连我自己的孩子,也不怎么会做。”杨建新说,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打糍粑,当时只是单纯的喜欢吃,但是长大后,越来越感受到这是一种传承,“还记得长辈们打糍粑,都是几个人一起在石臼里捣,这个过程时间很长,我经常会睡着,但一次也只能打出十多斤,不过,每次只要吃到一块烤糍粑,我就会兴奋起来。”杨建新说,每每这时父母都会擦拭一下额角的汗,然后对他说,“慢点吃,别噎着了!”

一块烤糍粑,对于已经53岁的杨建新来说,既是童年的回忆,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味”。“以前,只有过年才有糍粑吃,现在手工糍粑仍旧是桌上的稀罕物,因为很少再有人用传统工艺制作,大家也很少见到手工糍粑了。”杨建新说,虽然市场上能买到袋装的糍粑,但口味却有很大不同。市场上的糍粑基本上都是机器做的,味道无法与传统工艺做出来的相媲美,“我现在依旧喜欢用柴火蒸米,因为这样做可以使锅受热均匀,并且火候也恰当,而且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制作美食的氛围也特别好。”杨建新说,每年打糍粑都是他和爱人还有村里的一些帮手共同来做,“打糍粑需要很多人一起,这其中的过程,就是感情的交流,大家在一起一边打糍粑,一边聊着家长里短,讲过去的故事,聊将来的事情。”杨建新说。

泡米、淘米、打糍粑,爱人钱存英都是杨建新的得力助手。每年稻子收割之后,杨建新夫妻俩便开始忙着打糍粑,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杨建新说,做好的糍粑,一部分会送给村里的亲朋好友,还有一些是别人付了钱请他加工的。“老杨,上次从你这里拿的糍粑已经没了,你再给我弄些。”采访过程中,来自常州的孙建洪顶着寒风来到了杨建新家中。见到记者,孙建洪说:“我之前在市场上买过糍粑,但是不怎么香,听人介绍说这里的糍粑是纯手工做的,我就开车二十多公里赶过来了,已经连续几年从老杨这里拿糍粑了,现在我家过年都少不了吃糍粑。”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