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玉庭
丹阳除夕夜有家家户户吃馄饨面条的习俗,祈祷一年到头稳稳当当,平平安安。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要想在除夕夜吃上馄饨可是件十分烦恼的事。首先是馄饨皮子难买,其次是猪肉也难买。
那时候,我在饮服公司工作,计划经济年代,市场货源紧缺,凭票证供应,商业网点较少。我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城只有两个生面加工厂,一个是我们饮服公司在生面加工厂,在四牌楼姜家大门西边。还有一个是城镇社办企业,在南草巷板桥下面的城镇挂面厂,这个厂在城区还设了多个供应门店。我们公司这个生面加工厂有四五个职工,三间门面地方比较大,生产车间有几台轧面机,日常为市民们供应面条、馄饨皮子,随到随买,还可以自带面粉兑换,快捷方便,深受群众欢迎。
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了保证市民们能买到馄饨皮子,公司及早准备,维修机械设备,备足面粉,聘请临时工,节前两天生产任务繁重,职工们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公司还组织行政人员分二班制下基层参加劳动,帮助在门口维持秩序和窗口收款发货,生产车间职工们个个忙得一身汗,但为了确保群众能买到馄饨皮子,回家包馄饨欢欢喜喜过新年,大家越干越有劲,不觉得苦和累。
除夕夜当天上午,赶来买馄饨皮子的人更多,有的城郊居民天不亮就来排队了,还有人带上一张小板凳坐下来耐心等待。为了有序供应,门口有专人在维持秩序,人多的时候还用粉笔在每个排队人衣服手臂上编号,防止有人插队。职工们二班倒,歇人不歇机,连续不断地工作,一筐筐馄饨皮从车间运到供应窗口,满足了广大市民的要求。当时公司领导路志高书记亲自带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与职工们同甘共苦,并承诺保证每个来店买馄饨皮子的人都能买到。
除夕夜职工们一直要忙到下午五点多钟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这时候已是万家灯火,大街上响起了阵阵爆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