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丽华 通讯员 赵伟花
编者按:曾几何时,说到过年,我们总会无比的兴奋,春节前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我们便期盼着能够赶紧贴春联、穿新衣、收红包、吃美食……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抱怨“年味儿”变淡了,那些关于热热闹闹过大年的记忆,似乎也停留在了儿时。过年是传统,年味儿也该从传统中找寻,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市民家中感受年味,重拾年俗的乐趣以及让人眷恋的家的味道。
图为高博文在爷爷高进祯的协助下写春联。
记者 贺丽华 摄
过新年总少不了贴春联,因此,当最近街头陆续摆出了卖春联的摊位时,吸引了不少市民争相购买。不过,家住化肥新村的高进祯一家子却没有去凑这个热闹,因为孙子高博文说了,今年他要自己造年味,学习爷爷年轻时自己动手写春联。
高博文今年12岁,是云阳学校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因为父母经常出差在外,所以平时主要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24日,记者来到高家时,爷孙俩正在房间里筹划着准备写春联。只见孙子高博文拿起毛笔,先在练习纸上练着字;爷爷高进祯则在一旁非常利落地用刀裁剪红纸。爷爷的动作很娴熟,尤其是把纸裁剪好后,再将纸一步步地进行对折,最终在纸上形成了一个个“字格”。此时,准备工作就绪,孙子便果断地在红纸上写下了“共筑中国梦齐心奔小康”十个大字。见春联完成,爷爷赶紧把纸拿了起来,将上面的字迹吹干,然后仔细折叠好,放进一旁的收纳箱中。
记者看到,收纳箱中已经存放了好几副春联,高博文告诉记者:“爷爷是个特别重视‘年味’的人,每年贴春联,除了像寻常人家一样在大门上贴一副春联外,屋子里主要房间的门上也都会贴上春联,其余门上则贴‘福’字,在窗户和显眼的位置,还会贴上过年吉祥物。”高博文说,“爷爷总说,现在过年的气氛是越来越淡,远没有他年轻时大家在村里一起过大年那么热闹,所以必须在家里多添点‘年味’,过年的氛围会更浓郁。”
高进祯听了孙子的话,笑着对记者说,以前虽然条件很艰苦,过年可能也没新衣服穿,没有好东西吃,但过年的氛围却是十足的。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年味”却越来越淡了,所以每逢过年,他都会不自觉地想起当年的往事。不过,孙子今年自己动手写春联,也让他找到了一些当年过年的感觉。
“还记得我十六七岁那会,因为自己是高中生,所以每逢过年前,都会被请去给全村人写春联,当时看到每户人家的门上都贴着自己写的春联,心里总是特别自豪。”高进祯对记者说道,现在家家户户门上贴的大多是买来的春联,虽然花样多也很精致,但却没有自己写春联来得有意义。不过,高进祯也坦言,如今想要买些写春联的红纸也确实不容易,不像以前,只要临近春节,无论大小商铺,都会进红纸来卖。“过去红纸可是‘抢手货’,现在却少有人买了,这些红纸还是我跑了好远才买到的呢。”高进祯表示,只要孙子愿意写春联,不管跑多远的路他都乐意,因为在他看来,写春联除了增添“年味”外,也是孙子的一次书法“考试”。
原来,书法是高博文的爱好之一,已经跟随老师学习了两年时间,但事实上,由于平时忙于学习,所以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练字,每次都是趁放暑假或者寒假时,他才可以在家里好好练练书法。“我平时还练武术和弹吉他,但书法却是我主动要求跟老师学的,因为自己喜欢,爷爷也总是教导我,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把字练好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高博文说,写春联也正好可以让全家人检验他练字的成果,所以以后每年他都会“承包”家里所有的春联,给家里营造一份独特的年味。
网友评论